第1207章 天壤之别(2/3)
不似我,手中有‘立晋王为太子诏’,倒看我们谁能笑到最后!”李治十分大度地笑了笑,起身道,“不代也可,兴许陛下已经在卫国公府了呢,但寡人这便起身赶往卫国公府探视病人,散朝!”
说罢,他一拂袖子离座,将一众朝臣丢在下边,自行走了。
他不能与马王硬扛,只能忍耐,直至翠微宫皇帝殡天的事情浮上水面,那时他对于马王的优势,才会最终地显露出来。
示弱,等待时机,这也是个策略,一味的争强斗狠并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许多朝臣都从马王、以及马王侧妃樊莺的行事上,看到了他们不同以往的态度,这完全是对太子的不敬啊!
要知道在以往,马王爷是很在意朝堂礼节的,讲话向来不会冲撞到谁,对于一班老臣更是如此,更不必说对太子李治了。
今天不同于以往!是,皇帝允许马王带刀上殿的诏书,今天才被永宁坊拿出来,但这绝不会是马王夫妇二人、对东宫态度突然大变的真实原因。
因为这份诏书早就有了,但马王在今日之前,一直对太子恭敬有礼。那么原因根本不在诏书,如果找不出什么别的缘故,那么一定就是因为他们所说的——
太子对老臣不仁,对幼子不慈!
而李治的态度也很有意思,樊莺那么贬损挖苦,堂堂的太子殿下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但愣是容忍着不去计较。
长孙润站在朝班里也十分奇怪,自从再次升到兵部,他还从未在朝会上开口讲过话。想不到,马王说话竟然这么冲,而且还是对着太子。
长孙无忌转身下殿时,对着对面的老儿子使眼色,不让他过度地表现不稳重,不过他看出来了,马王府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对李治一点情面都不留。
回到后边,李治只字未与太子妃说他朝堂上所受的委屈,太子要她立刻收拾一下,陪同去卫国公府上探视。
他感觉马王府上所有的王妃一定都会去探病,别看她们来东宫不积极,但去卫国公府,她们一定都会去的。
李靖是马王殿下公认的老师,眼下卫国公病重,马王府一定会在仁孝上与东宫一较高低,她们不都去才怪。
那么东宫在这方面不能差过马王府,李治与太子妃商量,是不是叫萧氏也去一趟,另外,郑宫人、刘宫人、杨立贞都要去。
当然,这些女人就与马王府的王妃们没法儿比了,但这不正好说明太子李治清心寡欲?不好美色?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治国理政上?
临行,太子妃还特意提醒李治说,让柳爽带足他信得过的人、加强东宫此行的护卫,绝不能出现一点纰露,因为卫国公府可不是东宫。
李治当然认同,吩咐柳爽做好准备,不过他不屑地对妻子道,
“寡人这位王兄做事一向快刀斩乱麻,唯独一涉皇族之事,便畏首畏尾,寡人怕者何来!他若敢在卫国公府对寡人发难,拿不出什么‘有力’的理由,便是谋逆!”
……
卫国公府,卫国公李靖真的是两天水米未进了。
他今年已经是七十有九,躺在病床上形容枯槁。他快八十岁了,军旅生涯、风餐露宿,让他过早地疾病缠身、远离了朝堂。
现在,估计已经到灯枯油尽的时候了。
昨天夜里,卫国公睁开一次眼睛,往日照的明晃晃的烛光,在他眼中只剩下了一团昏黄的光晕,而别处漆黑一片,连侍坐在烛光中打瞌睡的两名丫环,也掩在朦胧里看不清晰。
他连抬抬手的力气都不足,裹在被子里的两只脚,在昨天早上时开始毫无知觉,到了夜里,麻木感从那里慢慢浸上了膝盖。
树死枯根,人死麻脚,他不害怕,不想、不动,积攒着最后的力气。
到了今天早晨,国公的听力好像恢复了,他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吃力地抬起眼睛看进来人,认出来者是长子李德誉,他连夜从归州赶回来了。
然后卫国公能够说话,眼珠也活泛了一些,他要李德誉扶着自己在床上坐起来,脸朝着门。
早饭时家人煮了稀粥,卫国公不要,却要了一小杯酒,喝下去后就不多说话了,像是在等什么人。
随后太子和太子妃驾到,顺阳王李泰随着也到了。他们分别上前问候卫国公的病情,太子断言国公仍能像以往那样,卧床静养一阵子便能康复。
李德誉代替父亲答礼。
显然太子和他带来的几位正妃、侧妃也不是卫国公要等的,因为太子妃关切地请卫国公再躺下来时,卫国公并不激烈、但很坚决地拒绝了。
马王府先到了柳玉如、樊莺两位王妃,卫国公眼睛往两位王妃的身旁看,柳玉如知道他在找马王,对他说,“国公你且耐心等一等,峻很快会来的。”
李靖听了,神色中便现出一副放心的样子,好像一个身体健康的老者,在端坐着闭目养神。
马王府、东宫的人相互见礼,太子妃埋怨柳玉如上一次东宫宴不出席,这一次好容易有个机会、在卫国公的家里都到,马王府的人居然还是不齐,搞得东宫的姐妹们想认一认全面,竟然这么难。
她这就是在说,上一次兄弟相聚,你们不去已有些失礼,这次卫国公病重了,马王府居然只来了两个人。
卫国公可是马王爷的老师,马王府不知礼节,不如东宫重视此事。
樊莺接话道,“府中的姐妹除了三个有身孕、不方便的,其余可全都来看望过国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