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大将本色(1/2)
到在那道只露了一线天的溪道上方,她们抬头看,在崖壁的半腰处也有人插起火把,似要开始构建凌空的栈道,以后人要从那上面走的。
从西州的家中出来时还十分炎热,但此时就清爽得多,想着能很快见到高峻,两人的心情也极为舒畅,各拉着马匹加快了行进速度。
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她们才上到了山顶。
这里根本看不出底下人所说的大战痕迹,空气中连一丝的血腥味儿都闻不到,有一片大湖,湖边有两座木寨,一座木寨里粮草堆积,留守的竟然是二哥高峪。
高峪的任务是督促着伙头军们烧柴做饭,打打后勤。见到柳玉如和樊莺后,二哥问,“弟妹们,难道不放心了?”
柳玉如问,二哥峻呢?
高峪指了指南面,说高峻在山谷下指挥着砌城。樊莺见过前头树林中的寨子,总共看起来也过不去五百人,“二哥,‘两州大军’就只有这些么?”
高峪道,“这还是后来增援上来的,一开始哪有这么多,连我算上才杂凑了有八十几人!但大白天的,这点人就让我兄弟耍的像二百来人似的!把乙吡咄陆部的小三百人兵不血刃地全都耍弄走了!”
柳玉如和樊莺听二哥细说,这才大略地得知了事情经过:
这些人在高峻带领下,先夜占了粮寨,再由高峪带十八个人占据粮寨紧闭寨门、先饿了胡人两顿,直到他们眼睛发了绿光,才挑起庭州的旗子。
而此时高峻、王达、高让已趁机带了剩下的人,袭取了山谷下垒至一半的石城。那些困顿不堪的胡兵、胡匠们一见到盔明甲亮的庭州人,而且带队的是天山牧总牧监,几乎没有反抗便交城缴械了。
等到胡人兵寨中那一百六十人回味过来时,早已腹中空空、连抬眼皮的精神都没有,前后的石城和粮草已都被庭州这边占了。
他们看到粮寨的寨墙上,庭州唐兵人头攒动,比自已只多不少,不多久又从粮寨后边的林地中再飞驰出足足有百来骑兵。
领头的胡将掐指一盘算,大概认为若是试图反击、夺寨的话,人数占劣势不说,粮草也都在对方的手里,而且退路也被庭州封住了。乙吡咄陆部的人一点胜算都没有。
而此时,大唐丝路督监高大人率六名护牧队驰到胡寨前,声言如果这些人不作抵抗,他将会以丝路督监的名誉、保证所有人性命无虞,放他们西去。
于是这些人也都识时务地放弃了抵抗。高大人还特意给乙吡咄陆部可汗——阿史那欲谷写了封信,交这些胡兵们带回去。高大人在信中说:
贞观二十年,西州天山牧各大草场萎缩,旱情严峻、情况紧急。幸好大汗筹划在先,在山顶湖边屯粮筑城,保护水源。有道是丝路一家,不分彼此。为不使乙吡咄陆部劳民伤财,本监决定:派庭州人马就近把守,接替大汗的人马做这件苦差事。但请大汗放心,只要有本监在,在水量的分配上一定能够做到称物平施,绝不厚此薄彼。但丝路督监恳请大汗,将委派来的六十名胡人筑城工匠暂留在山顶湖边,待筑城结束之后,本督监一定厚赏并遣他们回乙吡咄陆部……
樊莺问二哥,不是说开始只有八十人,何时又变到了这么多,竟把二三百人都吓到?
高峪得意地道,还是那八十人。但高峻在粮寨的背后掏出个暗洞,寨子后边就是一片林子。我们八十来人就这么里里外外、钻出钻进的唬人,从寨外看可不就跟真的似的!
高峪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星子乱飞,他说通过这次的经历,才从兄弟那里搞明白——原来打仗也不全是打打杀杀,竟有这么多的门道。
他估计着,不要说他只是一个草商了,就算是庭州长史王达、和谷东守捉使高让,也一定对高峻大都督佩服得五体投地!
“别的不讲了,只说我兄弟的白袍子,又是爬山、又是夺寨、又是筑城,到现在还干干净净的,哪像个刚刚打过仗的样子!这就是做大战役的本色!”
柳玉如说,“好大的战役呀二哥,你先老实交待,峻的白袍子哪里来的,他原来穿的袍子哪儿去了?”
高峪把在交河县吃饭时被人隔墙扬土的事讲了一遍,说高峻的袍子污得最厉害,现在这件白袍大约是丽蓝给买的。
两人就说,要马上去找高峻核实,看看二哥有没有说谎。
高峪笑着,用手指给她们大概的方位,柳玉如和樊莺骑马往南面的山谷里来。
这条山谷开始时只是山顶湖南面的一道溪沟,但越往南走,地势越陡,山谷也越深,到最后两边的绝壁像刀削斧裁的一般。
而高峪二哥所说的那座正在砌筑之中的石城,离着山顶粮寨大约有一里多远,就横在两边的峭壁之间,两边再无可通之路。不得不说这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口。
此城就跨在溪道之上,水从城下流过去、然后折而向西,城下的涵洞中插着密而粗壮的铁条。城内可容兵五百,里面早被乙吡咄陆部的人分划好了布局,藏兵、储粮、兵器、库房、寝营样样具备。只是上城的马道有些陡。
柳玉如和樊莺一边往上走,一边四下里寻找高峻的影子,城上工匠们正叮叮当当的忙碌,已经快砌到了垛口位置。
她们在人群中专门找穿白袍的人,最后彼此同时看到对方,高峻显得很是惊讶,跳过成堆的石料往这边跑过来。
高峻到了近前,柳玉如打量他,看他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