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第483章 二十九、飞骑报捷(完)(1/1)
“那么内城呢?”慈禧太后又问。
“内城就是明太祖的紫禁城,本朝改为驻防城,那是不相干的!外城周围九十六里,城基是花岗石,城墙是特制的巨砖,外面再涂上用石灰和江米饭捣成的浆,坚固无比,这一破了外城,江宁就算克复了。”曹毓瑛以他在军机处多年的经验,复又指出:“想必就在这一两天,曾国藩还有奏折来,那时候克复江宁的详情,就全都知道了。”
“那么,”慈禧太后问道:“咱们眼前该怎么办?”
“当然是先下个嘉慰的上谕。lùn_gōng行赏,总要等曾国藩把名单开了来,才好拟议。”恭王这样答奏。
“好!马上写旨来看了,让江宁的折差带回去。”
于是曹毓瑛先退了出去,拟写谕旨,除了对曾国荃所部不满五万,在两年的工夫中,将江宁城外的“贼垒”,悉数荡平,现在复于“炎风烈日之中,死亡枕藉之余”,力克坚城,归功于曾国藩的调度有方,曾国荃及各将士的踊跃用命,表示建此奇勋,异常欣慰以外,特别许下诺言:“此次立功诸臣将伪城攻破,巨憝就擒,即行漏沛恩施,同膺懋赏。”写完送进殿去,先交恭王看过,然后呈上御案,太后一字未动,原文照发。
“还有,”慈禧太后想起一件事,“南边来的奏报说曾国藩被人称之为‘曾剃头’?对民间杀虐过甚,有伤皇帝仁德,”慈禧太后一副冠冕堂皇,“议政王,江南的民心还是要的,扫除发逆自然是不能有妇人之仁,但江宁已破,发逆指日可平,你瞧着,该怎么办才好?”
恭亲王微微思索,便回道:“下旨各地官兵不得杀俘,不得骚扰地方,若有违旨者,严惩不殆。”
“可!”慈禧太后点头,“江南各地今后要办洋务工厂,刚开始艰难些,银钱也不够,不如就将这些从逆之人充为工人,所以,只要是投降者,一概不杀。”
“喳,”恭亲王又问,“那若是洪秀全之子,和伪忠王等人呢?”
“也不得擅自杀戮,”慈禧太后果决地说道,“若是擒住,一概交江忠源收监,这些人,本宫还有大用处。”恭亲王领命,又说了一些户部奏销的事儿,母后皇太后自然没有不准的理,这会子她早就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翘首期盼得等着江宁的捷报了。
在兴奋焦灼的心情中,等到月底,曾国藩的捷报终于到了。出人意料的是,领衔的不是一手料理军务,主持全般战局的曾国藩,而是坐镇长江上游,因为倚任胡林翼而得克保富贵的协办大学十湖广总督官文。曾国荃拚命争功,而他的长兄则刻意谦让,这两兄弟的性情,何以如此大异其趣,一时都不免困惑。
由官曾会衔的奏折中和折差所谈,京中知道了当时克复江宁的详情。自龙膊子掘地道,轰出太平门二十余丈的倒口,是李臣典的倡议,而且就由他在“地保城”与江宁城上,清军与洪军炮火互轰、昼夜不绝的苦战中,加紧开挖。到六月十五,地道完工,随即填上六百多袋火药。这天早晨,“忠王”李秀成,还抽调了一批死士,出城猛扑,湘军几乎支持不住,功败垂成。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六,在直射的烈日之下,引发了药线。事先由曾国荃召集部下诸将,征询志愿,排定冲锋的序列。原籍贵州黎平的朱洪章打头阵,第一队从倒口冲上去,“忠王”李秀成亲自领兵拦截,四百多人,全数阵亡。等前仆后继的第二队两千多人,一鼓作气冲了上去,才算站住脚,于是后队续上,分成三路,中路猛冲,左右两路绕城抄袭后路,洪军始有崩溃之势。
血战到夜,只见各处伪王府,纷纷起火,据说“幼主”洪福瑱阖门自焚,而“忠王”李秀成却是被擒了。
“洪秀全之子自焚了?”慈禧喃喃自语,想了一会,似乎另外一个时空里,幼天王奔走于金陵郊外,被人生擒之,不管如何,若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终究是后患无穷,慈禧眉头微皱,一扬眉,“诏令曾国藩务必找出来,此人下落不明,怕是此后江南难以安宁!”
“喳,李秀成已然就擒,李鸿章来报,说是曾国藩已然审讯李秀成了。”
“如今既然江宁已平,那就不能军法从事了,一概贼酋应由中枢处置,议政王,这一节你要好好叮嘱两江官军。”
“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