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国士傅燮(1/2)
一切就如赵旭他曾经所预料的一般,傅燮当初所招降安置的那群羌人在等到韩遂等叛军重新卷土而来之后,果然也就不由再度倒向了叛军。
他们从原本降服朝廷的顺民一瞬间再度变成了叛军的一份子,协助叛军一起包围了根本就没有多少兵马防守的冀城。
不过唯一令赵旭意想不到的是,傅燮的怀柔政策在羌人之中的确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虽说那些个羌人再度背叛了朝廷,可因为感念傅燮的恩情,数以千计的羌胡义从在攻打城池之前却是不由纷纷在地上叩首,表示只要傅燮愿意离开这里,他们便就愿意护送傅燮及其家眷回乡,绝对不敢因此而冒犯傅燮。
一个汉室朝廷的太守,叛军的敌人,在两军对垒的时候却还是让羌胡叛军这般敬仰,傅燮德行可见一斑。
可就想赵旭先前所言的那般,傅燮这样的人代表的乃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所以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傅燮的死志也依旧没有任何更改变化。
就像他先前所说的那样,朝廷任命他为汉阳太守,他拿着朝廷的俸禄便就有为朝廷守卫疆土的职责。他既然来到了这里,那边就一定要为朝廷守住这里。
如果他不能为朝廷守住这里,那么他就一定要为朝廷死在这里。
这是一个君子的坚守,不容改变。
因而当他将自己那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了自己的主薄杨会之后,便也就毅然决然的带领着城中所有愿意与他出战的士兵,主动向成为近十万叛军发起了攻击。
而后,玉石俱焚
最终,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那个曾在朝堂上当众怒斥三公,不于宦官同流合污,从不畏惧权贵,至死都在坚守的君子就这般死在了冀城之外。
所以在战事结束之后,韩遂等西凉叛将也不由从乱尸之中寻出了傅燮的尸首,在数千羌胡叛军愧疚的哭声下,将其好生收敛安葬。而后,释放了傅燮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傅干和傅燮的主薄杨会,准许他们返回家乡。
一个人的品德高贵到了就连敌人也不禁为之敬佩,天下之大,像傅燮这样的人又能寻出多少呢
故而当知道傅燮因何而死,为何而死,怎样死去时,即便赵旭已经两世为人,可却还是不禁掩息长泣。
“这个民族又失去了一个贤才,失去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傅燮战死殉国,汉阳郡沦陷。之后,叛军将领韩遂、马腾等人在失去了汉阳大侠王国的情况之下,只好退而求其次,共同拥护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为主。
而所以会如此,除了阎忠乃是凉州名士,在西凉同样有着一定的名望之外,更是因为阎忠当年在皇甫嵩帐下做幕僚的时候,便就劝皇甫嵩趁大权在握的时候索性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推翻汉室。
因而说起来,阎忠此人也早已是一个心生反心的人,在某些方面和韩遂他们倒也并无不同。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阎忠此人只是一个名士,手下无兵无卒,比较好控制。
而至于阎忠,虽说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被叛军将领掌控的傀儡。但性命都已经被人家掌控了,阎忠也总不能动不动就“忧愤”死吧
故而当阎忠在冀城被叛军将领共同推举为了首领,表面上让十余万的西凉叛军再度团结起来的时候,天下也不禁再度为之震动。
所以紧接着,在将战死殉国的傅燮追封为壮节侯后,作为朝廷太尉的张温,也就不由被朝廷免职。
不过接任张温位置却也不是什么有德行本领的人,而是素有铜臭之名的司徒崔烈。
但不管如何,镇守扶风的数万西凉对于太尉张温被罢免的事情,也都是比较欢喜的。
因为张温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身为三公却在京城之外领兵的人,而此番他一被免职,镇守扶风的西凉将士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自主权。
因而当叛军共同推举凉州名士阎忠为首领,并打着阎忠的旗号不断向扶风地区渗透骚扰时。
终于能够自主掌控大军的董卓,当下也就不由命帐下的段煨、董越两员大将,各领本部七千兵马先一步驻守在了扶风的西大门陈仓城,暂时堵死了叛军的东进之路。
但说实话,据前方的密探来报,在攻占了汉阳郡之后,名义上一阎忠为首的这群西凉叛军,在这个时候却也根本就没有想要大举东进的想法。
在傅燮他长达一年时间的苦心经营之下,现在的汉阳郡足以称得上富饶。
当叛军攻占了冀城之后,先前屯田所得的粮草足够他们食用一年还多。
且或许先前的失败也给叛军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总之,这群根本就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够推翻汉室的叛军们,在攻占了汉阳郡这一凉州治所中枢之后,好像也就丧失了自己的进取之心,现在只顾在凉州圈地盘了。
因而除了一些小规模的骚扰之外,一个多月以来,竟也是奇迹般的没有爆发任何大规模的战事。
此番,叛军好像是彻底被填饱肚子了。
甚至据探子来报,韩遂、马腾等叛军将领现在正着手稳定西凉混乱的秩序,一副要长久经营凉州,就窝在凉州当土皇帝的架势。
故而原本一直为西凉局面担忧不已的朝廷见此,顿也不禁常常的舒了一口气。
却是因为现在天下的局面实在是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