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挑拨离间(1/2)
随着元军最后一个士兵被日本人残忍的杀死藤原经资终于可以卸下心头的负担,其实这次清剿元军余孽藤原经资的日军自身损失也是很大,先就是人员损失不说单单储存在鹿儿岛上的物资就够藤原经资心疼的了,原来巴图鲁知道自己不可能活着走出九州就在岛上粮草物资周围堆满了干草木柴和火油甚至火药等易燃物在察觉到守不住鹿儿岛后立马一把火把岛上所有物资付之一炬,而冲进来的日本士兵缺乏灭火的器械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被焚毁而束手无策。
藤原经资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就率领本州士兵离开了,把九州地区的军事管辖权交给四国岛日军来管理,他自己则率领四万本州日军进驻福冈一边操练军队一边在致贺岛广造战船并且向北条时宗发出建议。
藤原经资对北条时宗说,放在日本国面前就两条路:一;日本和蒙古帝国缓和关系,日本已经没有把战争继续下去的本钱了。虽然和蒙古缓和关系看起来不太可能可是只要北条时宗放低姿态以忽必烈的性格和在开战前派来使者要求日本向蒙古帝国纳贡的态度来看忽必烈并不想对日本直接斩杀使者让忽必烈下不来台,所以现在只要北条时宗放低姿态或许还是有机会的,毕竟蒙古帝国从直线距离上和日本列岛太近了,蒙古帝国地大物博实力雄厚真想要对付日本只要摆正姿态日本根本就不是蒙古帝国的对手再说了不可能每次都有神风相助。
但是日本虽然有海峡天险但是日本的国力和人口以及国土纵深都不是日本国能耗得起的,因为一旦蒙古帝国开始重视水师力量那就是日本国就连那最后的海峡天险的优势都不复存在了。
大宋国虽然和元国是世仇不过短时间内宋国应该还不具备挑战蒙古帝国的实力,宋国目前只会缩在后面丛恿日本国和蒙古帝国死扛不但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国力还从日本对阵蒙古军队中了解蒙古铁骑的弱点,再有就是把日本的国力给消耗干净就算到时候宋国不侵略日本,日本也会因为宋国从元日战争中学习到克制蒙古铁骑的办法从而彻底战胜蒙古人到时候以胜利者的姿态让日本真正成为宋国的铁杆附庸,可谓一举三得。
二;第二条路就是尽快修复和大宋国的关系,既然知道迟早会成为附属国还不如现在就放低姿态讨好大宋帝国甚至主动成为其附属国,让他们继续在经济和军事上对日本国予以帮助,到时候大宋帝国一定会让日本国持续对高丽和蒙古帝国沿海城镇实施频繁骚扰,让蒙古帝国和高丽国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复兴国内经济建立足够强大的水陆军给宋国收复故土创造条件。
而日本目前要做的是从宋国引进先进的海船和船载武器,要让大宋帝国知道想要单凭日本国自己完全没有和这两个国家抗衡的能力,所以要让宋国加大对日本的投入甚至不惜让他们给予最先进的武器技术,比如火枪和火炮这类先进武器要多弄点过来,只有这样日本才会拿出真正的实力对抗蒙古帝国。
这些都是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需要北条时宗尽早做出批复。
北条时宗拿到藤原经资的奏折后经过慎重的思考后决定开始重新定位国家战略,死抱着中原汉族文化正统自居已经不太符合现在日本国的利益必须做出改变,藤原经资的两个建议里面最后选择了藤原经资第一个建议,日本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人口、经济现在可谓一团糟,这是由于战争胜利了国内一些不稳定因素被暂时掩盖了而已。
话说回来还不是上次藤原经资扣押宋国教官团事件直接导致了宋日之间关系恶化,虽然日本向大宋国付出了巨额赔偿可是宋国的军事援助也随着紧张关系停滞了,就算北条时宗派出使团请求化解两国关系都不行,貌似大宋帝国皇帝对日本这次“教官事件”有很深的成见。
这么考虑下来北条时宗觉得如今的大宋帝国已经不再相信日本国了,如果日本国想要独立发展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靠山,可是这让日本一个小国家夹在两个巨人中间一旦选择失误带来的后果简直就不是北条时宗能够想象的。
不过海峡对面的蒙古帝国倒是可以考虑的对象,藤原经资说的不错蒙古帝国就算得到了整个日本也没啥好处最多就是石见银矿有点价值,北条时宗权衡之后决定采纳藤原经资的意见向蒙古帝国派出使臣缓和两国关系,既然出使大都就必须带上一些礼物,北条时宗觉得战死的萨都刺应该可以用来作为缓和两国关系的关键,北条时宗便让人去致贺把萨都刺的尸体挖出来进行防腐处理后以厚葬的方式装进上好木材制作的棺椁由使者一并带去大都。
北条时宗派人去大都缓和元日关系的情报很快就被宋国安插在北条时宗身边的间谍把消息传了出来以最快的速度放到身在基隆的刘敏中手里,刘敏中当机立断做出指示立即派出一个地狱判官为首和一批夜叉的队伍去高丽的釜山破坏日本使团的行程,至于如何破坏就由带队判官自行决断,总之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让元日之间的关系火上浇油就可以。
刘敏中考虑一番后还是觉得不放心就亲自跑到东海舰队位于宜兰县的基地来找舰队司令郭天赐,刘敏中把日本想要和蒙古人缓和关系的情报交给郭天赐,希望东海舰队能连同军事情报处一起出面破坏日本想要和蒙古人缓和关系。
郭天赐在和刘敏中商议后决定派出一支由十艘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