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靡烂的兵曹司(1/2)
沿着雷州一路轻装前行,赵孝锡的秘密视察,令广南西路各州的知府们,都有种刮目相看的感受。可他们同样知道,有这位王爷盯着,他们的逍遥日子将结束了。
尽管此次赵孝锡的视察,并没做出什么杀官祭旗的事情。可军权被接管,这些知州都意识到,往后广南西路都将进入赵孝锡的管控当中。
不过也有一些知府觉得,赵孝锡的到来,终于让他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也期盼借助此次的机会,搭上这位琼州王的大船,好让他们调离这里,去其它地方为官。
虽说他们在各州都贵为最高的军政长官,可这些大多到过京城的官员都知道。这广南西路的官不好当,一个不慎引起民变,下场都不会好到那里去。
可偏偏他们为官的地方,本身就属于大宋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每年收税的官员下乡,便是他们最为紧张的时候。
其次遍布各处的山贼,更令他们治下的百姓,都是骁勇好战之辈。每到交纳税赋的时候,便是这些山贼招纳新人的最佳时机。良民活不下去,入草为寇也是唯一活路。
此次赵孝锡的到来,让他们看到改善地方治安的机会。可同时他们又明白,山贼的日子不好过,往后他们官员的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
任何一场战争,都不是短时间能够结束跟消化的。可不管如何,有了这位王爷整顿军备,至少将来他们需要动用官军的时候,也不用象以前那样没指望了。
听到琼州王府承担此次整军备战的所有费用,地方甚至连粮食都不用提供。这样一来,朝廷例行发下来的粮饷,无疑就将成为官府的储备银跟储备粮。
有了这么多好处,真正敢反对的官员,除非脑子秀逗了,不然也不会公然顶撞,一位拥有圣旨的钦差王爷。更何况,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位王爷实力不一般。
甚至在见识过赵孝锡的手段后,他们都觉得朝廷赐封赵孝锡为琼州王,目的就是冲着李朝这些东南边陲小国而来。也是为了整顿,这些沿边的混乱局势而来。
自从宋李发生过熙宁战争之后,两国的边境就没怎么稳定过。那怕经过快二十年,当年战争留下的创伤,如今并没完全在老百姓跟官府心头消失。
只可惜,朝廷目前一直重视西北战局,这东南的局势,不到不可收拾之时,绝计不会再兴师动众,发起一场东南之战。正是了解这一点,李朝才会无所顾及挑衅大宋。
跟当年执意在西北打一仗的原因一样,赵孝锡非常清楚,如果让这种事情持续下去。官府在这些边境百姓心目中,威望也将消耗怠尽,变得民不认官。
为了收复这些地方百姓的民心,赵孝锡才最终决定,打这样一场战争。一来自然是提振琼州王府在东南,在朝廷的威望。二来也是为训练出,一直真正能战敢战的精锐之师。
其此一步步恢复朝廷在百姓中的威望,让大宋的百姓知道,朝廷敢于替他们当家做主。而不至是,天天守在西北,担心那些番邦骑兵的入侵。
抵达广南西路的首府邕州,赵孝锡做的第一件事,并非隍庙。确切点说,应该是朝廷为当年守城之战阵亡知州苏缄而修建的忠烈祠。
对于这位当年临危受命,抵达邕州并最终与邕州城共存亡的知州。神宗皇帝特下旨,让朝廷修建一座忠勇祠,以表彰他在熙宁之战中的英勇表现。
看着眼前这幢,哲宗年间也被赐匾‘怀忠’的祠堂,真跟各州城的城隍庙一样,香火同样非常旺盛。那怕不是初一,十五也能看到,一些百姓到此上香祭拜。
看到眼前这一幕,赵孝锡也清楚,对于英雄百姓都是敬重的。那怕这位阵亡的知州,真正在邕州为官的时日不多,可他的表现却得到百姓的认可。
这样一位死战不退,并于州城共存亡的英雄官员,在老百姓看来真的太少太稀罕。以至过去近二十年的时间,他们还怀着感恩与崇敬的心,来此祭奠这位英雄。
在里面祭祀的百姓,看到赵孝锡一行人进来,多少显得有些好奇。原因很简单,赵孝锡等人骑马挎刀,根本不象是普通百姓,又怎么随便进一座祠堂祭奠一个人呢!
有大胆的百姓就上前道:“几位客官,你们也来祭奠苏老爷吗?看几位客官的样子,好象不是邕州人吧?”
对于百姓的询问,赵孝锡笑着道:“这位长者请了,据我所知,这位苏老爷好象也不是邕州人嘛!祭拜一位英雄,难道还要分是那里人吗?”
他的回答让不少来此祭祀的百姓,也哄然大笑道:“不错,我们苏老爷名气大,人家想进来祭奠一下,怎么就不行了。有苏老爷保佑,往来行商也会遇难呈祥的!”
这些话自然是,最迷信苏缄这位城隍老爷百姓说的。可赵孝锡对此,倒没多说什么。让赵大将带来的香烛,全部给点上,很恭敬的给其上了三柱香。
临了离开的时候,还特意找来祠堂的庙祝,给了一百两香油钱。这样大方的香客,令庙祝也觉得异常意外。可询问赵孝锡的名字,赵孝锡却并未告知。
历经二十年,一座忠勇祠都是香火旺盛,足以说明这里的百姓,有多么渴望英雄的出现。只可惜,死者已逝,活着的人,却没能很好的继承他的遗志。
当赵孝锡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几个衙差打扮的人,将他们一行给拦了下来。很是困惑般道:“你们是做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