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慕容二娇(1/2)
慕容秋老爷是陇西慕容家族迁至西域于阗的第三代传人,他还有个弟弟为该国渠勒治所的税官。
当年凭着雄厚的财力和堂堂的仪表,他获取了当地一位王爷女儿的青睐。
婚后,这位已是慕容氏的吐火罗族大妈,又为慕容秋老爷接连诞下了两位闺女。
长女芳名慕容琼琳,小女雅称慕容瑶碧。
毫不夸张的说,至慕容秋老爷这辈,慕容家族已经完全跻身于于阗王国的上流社会。
陇西武威郡因战祸衰败消亡的玉石世家,百年之后就这样奇迹般的在这个西域的绿洲王城里,重新兴盛了起来。
琼、琳、瑶、碧皆有美玉之意。
“长安坊”主人慕容秋老爷给两个女儿取名时,也没有忘记自己传承人的身份,把中土士人们对于美玉最美好的称谓,全都用了上去。
幸亏慕容氏没有为他生下几个儿子,否则给男孩们取名时肯定少不了瑾、琮、琛、璋之类了。
当然这也成了慕容秋老爷快意人生中的唯一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好在他还有弟弟,弟弟家还有几个生龙活虎的侄儿。
慕容家族在于阗王城这支,总算没有绝后,血脉还可以传递下去。
转眼之间,两个女儿都长到了年方二八如花般的年纪。
正如她俩的芳名一样,如美玉雕琢般的靓丽。
因为母亲吐火罗人的基因,个性里又洋溢着异族女子的别样风情。
三国曹子建如果能活到此时遇见这对姐妹,也肯定会发出“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华容婀娜,令我忘餐。”的慨叹来。
按照当地人早婚的习俗,两个女儿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可这两闺女对当地的少年一点也没有兴趣,发誓非中土的男儿不嫁。
这虽然符合慕容秋老爷的心意和他一直以来的家教,但也把他给难住了。
于阗国距离最近的中土汉地,也有千里之遥,平时连个汉人的面孔都难看见,找到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为秦晋之好谈何容易。
他原本打算这两年组织个商队,带着女儿去一趟长安。
汉晋和平的年代,长安城里万国来朝,汇聚了全天下的才子豪客,官家巨贾。
找个和两位女儿般配的汉家少年郎,应该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可人算不如天算,还没有启程,司马氏大晋的江山就完蛋了。
北方汉地匈奴、鲜卑、竭氐羌族五胡祸乱、狼烟四起,天下再一次民不聊生。
这一时期经过于阗王城前去中土行商的商队,能够平安归来的十不存一。
所以慕容秋老爷前往长安的计划就此搁浅,女儿们的婚事也被彻底的耽误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在王城的大街上,他无意中遇见了玉树临风的爷爷和卢羽二人。
当时他俩正沿街挨家逐户的谋求差事,慕容秋老人也好奇的一直尾随其后。
这才有了前面三人萍水相逢的那一幕,爷爷、卢羽二人来到慕容山庄采玉谋生的活计,也是他有意安排的。
古人云试玉需烧三月满,辩才还待十年期。
自从得知爷爷是金城郡易氏家族的后人之后,慕容秋老爷收爷爷和卢羽二人作为乘龙快婿的愿望就更进了一步。
但在这乱世之中,尤其是在这远离中土的西域王国,家族衰败、又不会任何营生的汉家流民,要想在此地立足生存下去谈何容易。
所以作为商人的慕容秋老爷虽然想玉成这桩美事,但首先还要看看爷爷和卢羽二人是否是可造之才。
毕竟家族过去的荣光不能当饭吃,他见过了太多前朝王侯将相、大商巨贾的后人们,在家族衰败之后,从此一蹶不振,像烂泥一样苟活于这个人世间。
这俩后生如果也像那些纨绔子弟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收留他们赏他们一碗饭吃就不错了,做自己的女婿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不过慕容秋老爷是鉴玉的奇才,更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从在于阗王城的大街上第一次见到这二位后生开始,他就觉得爷爷他们是稀世的瑰宝,绝非等闲之徒。
刚刚历经国破家亡、九死一生的悲惨人生,但在爷爷他们身上尽然看不出丝毫的颓废之气。
几个月前还是锦衣玉食的豪门少爷,现在成了采玉的苦工之后也没有一丝的怨言。
这样的少年只要有机会,东山再起、光耀门楣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金城易氏从前朝大汉初年开始,几百年间历经祸乱而不倒,靠得就是其家族基因里世代遗传下来的这种精气神。
后来,慕容山庄的老管家又把爷爷、卢羽二人如何功夫了得、如何收服那帮胡人莽汉伙计的消息,告诉了他。
慕容秋老爷的心里彻底踏实了,并开始寻找机会,让夫人和女儿们与这两位中土老家过来的后生打个照面。
另外,他还要帮助这俩后生尽快建立自己的事业,把他们介绍给于阗王城的上流社会。
这样他们才能够做到三媒九聘,自己也才能风风光光的把两个宝贝闺女放心的嫁过去。
否则,现在就谈婚论嫁,让女儿们和自己的穷伙计结婚。
那整个慕容家族都会成为于阗王城里的笑柄,这样的丑事他慕容秋老爷也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
当然,自己相中这俩少年只是第一步,还要女儿们看得上才行,毕竟事关她们一辈子的幸福。
也许这样的奇遇,原本就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的姻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