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街头高谈(1/2)
还说自己叫什么宫正,宫不就是说他是从皇宫里出来的,而正字正好就是他那名字当中赵祯的谐音嘛。
“这么久,三十年,恐怕你我是等不到了大宋收复十六州的那一日了。”人群当中有人落寞着说道。
“三十年?你们以为大宋还能等得起三十年吗?”苏诚就在人群之中幽幽的开口了。
随着他的开口,所有人都朝着他的方向看了过来,当看见他身上的打扮的时候首先是吃了一惊,最后从吃惊转换成了愤怒与谴责,他们这些人可都把苏诚给当作是蛮夷了。
毕竟苏诚的这身装扮这些宋人的确是没见过。
“你不是宋人吧?你又如何就能断定大宋等不起这三十年?”首先对苏诚谴责的便是那个在上面绘声绘色讲述着的老秀才,毕竟这是他的观点被一个外来的毛头小子给质疑掉了。
“我虽不是宋人,但我却是汉人。”苏诚的回答让围观着的一些人自然而然的就把当成了从燕云十六州来的人了。
谁让他在这个问题之上表现的那么的着急呢。
“燕云十六州是阻挡辽人的天然屏障,没有了这个屏障辽人入侵中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现在的辽人没有这个能力,一旦等他们极具起力量,有了这个机会,那大宋就与待宰的羔羊就真的没有任何的区别了。”
苏诚的这句话一出,围观当中的那些看客们怒目盯着他,快要把他给生吞入腹了一般,他说这话可是明显的在灭自己的志气长别人的威风。
“你这小子到底是何人?怎会向着辽人说话?”
“向着辽人说话?”苏诚嗤笑着道:“若是大宋不能正视这个事实,用不多久亡国的可能就得变成现实了,算了,你们若是不愿意听,那小可也不讨你们的嫌弃了,告辞了。”
苏诚虽然已经猜出那个叫作宫正的少年就是赵祯,但是若是现在的赵祯还是觉得他的大宋王朝是强大无敌的,那他宁愿永远不完成任务,也绝对不会再助他一臂之力。
幸好,苏诚正要离开的时候,有人叫住了他,“这位公子,这种局面可有打破的方法?”
虽然这个人不是赵祯,但是赵祯也是一脸期待的样子,等着他的后续。
苏诚的目的达到之后也不再矫情了,直接往那个老秀才站立着的地方一站道,“既然各位愿意听,那小可就献丑了,大宋想要改变目前的处境以及将来灭国的可能,依小可之见,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富民,兴兵,强国,这三件缺一不可。”
“那公子,何为富民,何为兴兵,何又为强国?”这次开口问话的终于变成了赵祯。
“富民,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就让百姓富足,只有百姓富足了才能支持大宋对外作战。”苏诚继续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借用礼记里面的这句话来说,你若是连自己的家都治理不好,又如何能够治国平天下?”
“所以,大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首先就得让大宋的子民富足起来,只有如此,他们不仅能够给对外征战的大宋军队提供充足的军费,而且还不会担心因为频发的征战导致百姓流离失所造让他们有了造反的机会从而牵制住大宋征战的脚步。
在富民之后,便就要兴兵了,而兴兵这个词很重要,不是说兵多就行,关键是要有战斗力,现在大宋的军队恐怕已经达到六十万了吧,养活着六十万的军队每年都得大量的财政支出,可事实上呢,他们对付起辽人的骑兵来还是差不少的火候。
而强国除了需要用民富和兴兵支撑,更重要的是还得要让大宋的官僚,宗族以及其他的名门大家作为支撑,这些人不说能为大宋出多少力,最起码不能让他们蚕食着大宋吧?
不用我说,你们也应该了解,在大宋,皇朝宗室的男丁七岁就可受官,受先祖蒙阴的他们,襁褓之中的娃娃都有官阶,每次的科举,动辄录取的人数就要有三四百人,而你们可知,唐朝时一次录取的人数只有三四十人,这可是十倍之多啊,还有你们可知,在唐朝太宗时期,曾经削减过一次官员,从两千削减到了六百三四十人,而现在大宋要养着的官员得有一万余人了吧?
这可是将近二十倍啊?要知道大宋的疆域仅仅是唐朝时期的二分之一,大宋好比是一只马,驮着远远超过他能力的货物,在茫茫沙漠之中艰难行走,头顶有烈日,还没水,随时都可能有龙卷风的袭击,这种情况之下,任何微小的一点风波都有可能把他给压垮。”
虽然苏诚今日在街头说的这一番话很有可能会得罪那些个靠祖上蒙阴,坐吃三空的豪门权贵,但是却也足以让一些有识之士反省,在大宋,那些不为升官发财的读书人可是大有人在的。
当然,这个事情目前来说也是说说而已,要是真的就像他这样靠嘴上的功夫简简单单说上几句就能够实行的话,那范仲淹在庆历年间实行的新政也不会那么快就死去了。
“好了,各位,这些只不过是小可的一些愚见而已,你们莫要当真,至于到底如何让大宋强起来,那是官家与那些官老爷的事情。”苏诚丢下这句话之后便挤出围观的队伍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
苏诚的离开并没有让听他那么一番话的人一并离开,这个时候他们还就他刚刚所说的那一番话仔细回味着。
其实仔细想想,苏诚所说才这番话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