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光环背后(1/2)
“这是我考虑问题不成熟,我回去后立即修改!”史权处长虽说没有想明白这些道理,更清楚赵一局长冤枉了自己,但他没有申辩什么,而是直接承认自己错误。
毫无疑问,史权处长的应对方式非常正确。当然,如果在赵一局长面前,史权处长还找不到正确的应急措施,他就不是人事处长了,更不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人了。
只见赵一局长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非常满意史权处长的这种态度,脸色终于慢慢缓和下来了。
赵一局长心里自然清楚自己委屈了史权处长,只是他看了史权处长提交的方案后,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但作为一个厅局级领导干部,赵一局长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在史权处长这位爱将面前,赵一局长也不可能说自己考虑问题不成熟。
因此,赵一局长需要借势,一种“气势凌人”的势,一种“下马威”的势,然后名正言顺地让史权处长按他新的思路走。
当然,在机关里,作为一位上位者,在自己的下属面前,想要借这种势,那简直比喝凉开水还要简单得多。
虽说史权处长即将上一个台阶,很快就要成为赵一局长的副职了,但赵一局长必须要让史权处长明白,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他永远只能在他的掌控之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第二个毛勇。
机关里就是这样,领导永远都不会错。
就是领导真的错了,其责任也只能由下属来承担。如果你的运气好,领导就知道你只是他的“潜罪羊”;如果你的运气不好,你就是真正的“犯罪人”。
在张晗瑛手下工作,你永远只能是“运气不好的人”。在成绩面前,她肯定是冲在最前面,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在责任面前,她比谁都躲得快,甚至可以颠倒黑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昧着良心。
在江南正气管理局,类似张晗瑛这样的人,还有大有人在,如伍钢副局长、树大明主任、方建军总经理、董昕主任、马志兵副总经理、方丽红会计……
在龚仲手下工作,你永远都不要操心这个问题。他在安排工作之前,首先想到是下属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时间精力做。如果他认为下属没有能力没有时间精力,他肯定不会利用手上的权力压制下属去做什么。
但好人未必有好报,小人却常常能够得志。古代都有农夫与蛇的故事,更何况在物欲横流的机关里,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点。
“要保证招聘进来的事业编制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是能够做事的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你再好好考虑。”赵一局长最后指示道。
史权处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立即认真思考起来。刚刚在赵一局长办公室,他虽说一幅受教明白的样子,但他的内心却根本没有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一局长为什么否定自己的方案。
史权处长心里清楚,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对事业编制人员招聘的思路,就是根据赵一局长的指示,结合公务员考试规定进行的。但现在却被赵一局长直接否定,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史权处长站起来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但他没有喝下去,而是将杯子捧在手心里,在办公室里慢慢踱着步子。杯中的热力透过手心慢慢渗入他的体内,一种灼热的阵痛刺激着他的神经。
这是史权处长思考问题的习惯。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让他头痛的问题,他就以这种方式思考。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赵一局长是这样,董昕主任是这样,史权处长也是这样。
刚刚在赵一局长办公室里,史权处长清晰地回忆着赵一局长的每一句话。他知道赵一局长不高兴,因为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思路不高兴。但史权处长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赵一局长也没有明说。
虽说想不明白,但史权处长一点都不着急。他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干部,他知道越是遇到难题越不能急。急只能慌自己的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益处。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回到座位上坐下,将放在桌上的方案拿了起来,再次认真的看了一遍。突然,他感觉到要捕捉到了什么,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又没有及时抓住。
“要保证招聘进来的事业编制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是能够做事的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你再好好考虑。”这是赵一局长最后的指示,史权处长敏感感觉,问题的关键在这句话里。
也就是说,如果按这个方案,招聘进来的人不合赵一局长的意,在他的心里不是高素质的人,不是能做事的人。史权处长的眼睛,不禁盯在事业编制招聘人员条件停了下来。
“除了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的条款,如政治思想好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等外,最基本的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大专以上文化。”
这是史权处长设定的事业人员招聘的基本条件,也是当前社会上招聘事业人员通行的做法。按这些规定招聘进来的人,应该不会是没有素质的人,也不可能是不能做事的人。
“问题不在这里!”反复思考后,史权处长肯定地对自己说道。他轻轻地将方案放回桌上,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慢慢地来回走了起来。
史权处长心里明白,他现在必须独自找到问题的关键,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更加清楚,这虽说只是赵一局长一句话的问题,只要赵一局长愿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