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襄阳战事(2/3)
不可贸然出兵北齐,否则三线开战,不仅襄阳荆州不保,恐怕连长安也会被夹击。”“你分析的纵然有道理,你没有与北齐打过交道,自然不了解北齐。如果三方面各取所需,恐怕就不难解释如今的局面。楚国想要的荆州、襄阳;羌胡想要的是长安;北齐想要的郧阳、洛州。这一战之后,各取所需,所以身为死敌的三方,联合在一起。”镇远王久经沙场,燕王的分析让他也冷静下来,各取所需是唯一的解释。
“穆关,你说得不错。如果你是北齐,你会怎么做,将利益最大化。”西北王林泉看着地图淡淡说道。
“当然是按兵不动,长安有大秦十万重兵把守,几道关隘历经几十年的修缮,羌胡心中一定有数。要取得长安,羌胡势必集中全部力量进攻长安。南楚更加会把全部主力放在荆州方向。等到大秦与南楚、羌胡打个你死我活之际,北齐乘势占领郧阳、洛州。说不定到时候,羌胡和大秦两败俱伤,还能够吞下长安。荆州与襄阳最后再看,如果到时候,南楚和大秦还在焦灼,北齐重兵出击,也说不定可以拿下荆州,襄阳。这样才能以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镇远王回答道。
“如果我们也能想到,那么南楚和羌胡也一定能够想到。只要北齐不先全力战斗,南楚、羌胡不一定会重兵出击,因为他们也担心最后做了北齐的嫁衣。”燕王仔细的观察着地图,推测着战局。镇远王的分析,让燕王有所顿悟。南楚、北齐、羌胡只是因为各自的利益,才暂时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如果猜测是真的,那么北齐就是这场的危机的关键。
“如果真是如此,北齐势必不会轻易出兵,布防只是为了帮助南楚造势。只等南楚一出兵攻打荆州,羌胡也势必对长安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到时候北齐以形势定夺,是出兵郧阳、洛州还是直取襄阳。这样,北齐也就能不败之地。”右将军高思继补充道。
“右将军,切不可大意。北齐虽然很可能后发制人,但是也可以先发制人。襄阳的布防薄弱,如果北齐发动突然袭击,攻下襄阳、荆州,而此时南楚的布防全部集中在岳阳,根本无力北上。北齐战略放弃郧阳、洛州地区,羌胡则能够彻底占领郧阳、洛州,根本上在南北两面对长安形成构成包围圈。当然,这对于北齐而言是下策,南楚的反扑也是北齐未必能够抵挡。能挡住,北齐势必也付出较大的代价;不能挡住,此战的赢家就是羌胡,轻而易举取得郧阳、洛州两个大粮仓。”左将军史建瑭总结道。他所言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不代表大秦不需要考虑到。
“本王赞成。如今布防新野和邓州的是谁?”燕王没有什么好补充的,左将军所言即是自己的心中所想。
“探子至今无法查明。据说守将相当神秘。但是其底下的大将正是邓艾。”兵部侍郎关中道。
“邓艾是大将?主将不详?北齐何时多了一号那么大的人物,可以号令邓艾了?北齐护国公现在何处?”西北王还是比较熟悉北齐的情况,不禁问道。大将邓艾,可是一品大将,二等公,曾经与北鲜卑战个不死不休,死守雁门关、宁武关、偏关,被称为三关大将。
“北齐护国公—呼延赞仍身处驻马店,较年前并没有变动。微臣也觉得很是蹊跷,邓艾虽统领新野、邓州三军,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他并非主将。”兵部侍郎关中也不知所以,从未听说过北齐又出现了一位可以与呼延赞相提并论的大将军。
燕王眉头紧皱,大将邓艾的大名他曾不止一次听林穆关讲过。一个可以超过邓艾的主将出现在了新野和邓州,这让燕王心中一阵后怕。这些年,大秦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羌胡和南楚,对于北齐的防备可谓是不足。随着大秦的南进政策,与北齐的碰撞在所难免。但是,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大秦眼下能征善将者寥寥无几。镇远王—林穆关镇守中枢;西北王—林泉镇守西北;镇远大将军—林穆隘则需要镇守长安;左将军—史建瑭镇守汉中,协防荆州;右将军—高思继镇守荆州。以前,北齐和羌胡争夺郧阳、洛州,才让大秦在襄阳地区只派出副将防守,如今襄阳告危,燕王才发现大秦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秦懿王这些年主政,主要是充实国库,于民休养生息;巩固长安、潼关,对抗羌胡、鲜卑;南进荆州襄阳,奠基进攻南楚的桥头堡。但是,大秦因为内乱,人才凋零;同时补充又不够及时;最后北方的战事过于残酷,死伤太多,造成了大秦竟然缺将。
“现在不是感慨北齐又出了个大将的时候,燕王,你先说说,有何良策。”林穆关打断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讨论。
“是,镇远王。本王认为,此战的关键在于齐国。南楚希望借助北齐、羌胡的休战,牵制住大秦长安的重兵,利用北齐在北面牵制住大秦不敢轻易南进,那么楚国可以北上荆州襄阳。这步棋虽好,但是主动权全在北齐手中。
如北齐真的想要的是郧阳、洛州,那么本王建议,出使新野、临淄,与北齐交好。条件是大秦可以从长安、襄阳出兵帮北齐牵制羌胡,甚至消灭关中以南的羌胡,帮助北齐拿下郧阳、洛州,以金剑坪为限,西侧归属大秦,东侧归属北齐。同时南出荆州,牵制住南楚,让南楚不敢轻易北上伐齐。
这样一来,北齐不再是大秦的敌人,而是大秦的盟友。北齐这些年与羌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