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登闻鼓(1/2)
求收藏、求推荐!
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豪绅滚回去一汇报,嘴炮们受惊吓了,夸张是他们的标志,什么叫做嘴炮就是夸大其词,颠倒黑白就不说了,但是世上竟然有比他们还夸张的人,开口一千万两银,就买一个报社?
这个人肯定是疯子,跟疯子能谈出什么,嘴炮们心知肚明,他们之中就有不少人格分裂的人,像孙之懈、龚鼎孳,以己之心度之,没得谈。
那怎么办?
大招还是有的,用权利消灭它?
不行,刚刚范进出事,风头正紧,就不能顶风作案;
找流民地痞去闹,这招不错,以前经常使用,效果甚佳。
新明报报社周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闲人,只要报社有人进出,这些人就开始起哄污言秽语,以此来干扰报社的工作。
报社可是遵纪守法的单位,立即向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报案,要求他们解决流民地皮闹事的问题,至于这两个单位解决不解决,就等一天看看。
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派了一些人装模作样地驱赶一下,闹事者一闪开,衙役士兵就打道回府,那些闹事的人又围上来,报社派人再去报一次案,两个单位就开始打太极。
这样情况下,闹事的人更加起劲,躲在背后的人也自鸣得意。
午时一刻,报社的副总编白桃花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去,没过多久,已经多少年闲置,都已经积满灰尘的登闻鼓声响彻内城,这下所有听见的人都惊奇不已。
崇祯刚刚下班,就听到鼓声,自诩勤政的人,当然就立马召集大臣们上朝,待所有大臣和崇祯都来到奉天门时,敲响登闻鼓的人也被带到。
崇祯脸色不好,立刻宣召,带人进殿,按此时的规矩,敲响登闻鼓的人进殿前会被棍责一顿,今天敲响登闻鼓的人是几个女子,还打不打?
不用犹豫了,这几个女子就是白桃花她们,手拿,言明太祖并无此条令,这下没法打,向上报一直报到崇祯这里,还是没法打,要是打了,不就是不尊祖制,那就是打朱元璋的脸。
好吧,那就宣进去,还好今天是在御门,不然让几个女子上殿就不成体统。
古时告状的人是没有人权,必须一直跪着,现代人跪个几分钟试试?
崇祯问:“尔等是何缘故,敲响登闻鼓?”
白桃花回奏:“皇上,草民遵纪守法,现有诸多不法者围攻本报社,已上报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两次,皆糊弄了事,至今那些流民地痞乃聚集在报社周围,草民无奈之下才敲响登闻鼓,惊扰皇上,请皇上为草民作主。”
这下大臣之中某些人脸色大变,我草,这事弄得这么大?
该死的贱民,有必要闹成这样吗?
事情由不得某些人的意志,满朝文武官员无语,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自己找死,却害的大家一起饿肚子。
崇祯本就是易怒之人,此时更是怒火不可抑制,京城都搞成这样,京城外就更不用想。
崇祯也不问下去,就下令:“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干的好事,限尔等一个时辰内处置好,再敢徇私舞弊,诏狱等着你们,内阁负责彻查此事的内幕,凡涉及此事者一律严惩,散朝。”
崇祯一走了之,大臣们可就有的事干,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像死了爹妈一样,急匆匆回去处理事情灭火,孙承宗和李邦华冷眼看着,心知肚明。
是否会抓出幕后指使的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公开了,大家都盯着,想草草了事,呵呵,没那么容易。
顺天府衙役出动了,五城兵马司士兵出动了,包围过来,闹得正欢的滋事者,一下子傻眼了,跟说好的剧本不一样啊,人人哭天喊地,可是没屌用,被抓走足有百把人,至于有没有漏网大鱼,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当天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就做出处理,说是流民地痞想勒索新明报报社,才引发此事,已经严加处理了带头之人,此案已经审查清楚。
内阁还没有发出声音。
第二天,新明报刊发文章:
报道从范进威胁利诱,豪绅的出现,流民地痞闹事,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糊弄了事,到现在两个单位还在糊弄处置,
问题一:此事明眼的人都看得出背后的阴谋,为何顺天府就看不见?
问题二:是不是官官相护?
问题三:这些人有没有把皇上和朝廷放在眼里?
······
报子一出,街谈巷议沸腾,顺天府前立马群情激昂,五城兵马司被骂的狗血喷头。
消息传进宫里,崇祯又摔坏几个杯子,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几个头头立马进了诏狱。
嘴炮们惶惶不可终日。
阴谋是见不得阳光,所以后人才那么重视舆论的控制,掌权者一直把控着舆论,深怕人民群众知道太多。
事到如今,不找出一些替罪羊不行了,不管是大羊还是小羊,反正得拉出几只羊出来。
嘴炮内部不平静了,谁愿意当这几只羊?
不用嘴炮们忙乎了,现在的嘴炮们,哪还有魏晋文人之风骨?
被抓进诏狱的官员可不是什么硬骨头,还没上刑,口供就出来,一个吏部刘侍郎先被扯出来,抓进去了,他又扯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