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东亭老汉秦克明(2/2)
,秦川思考以后的日子。六口人的家里,家徒四壁,只有一个劳动力,全家有八亩多的地,一年一熟,六亩种冬小麦两亩种菜籽油。除此之外,还要供应。如果不是秦致庸费都是一两百块,谁负担得起。
种地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全家人吃喝全靠这八亩多地,还要交公粮、统购粮和三提五统,遇上旱灾的一年,只能借债度日。
秦川不想提他奶奶,也就是秦老头的二婚婆娘,人家一心礼佛,不问世事,早就不当自己是秦家人。
他想到秦致尧,秦家的长孙,一向被秦老头视为命根子。三年前,老头没能指望他考上中专吃国家饭,现在就想他考上大学,以后出人头地当官从政。老头看的很清楚,农民注定一辈子受苦,工人也比农民强。
可惜,秦川知道老头这番苦心并未能如愿,老爸秦致尧不知为何高考发挥失常,只考入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唯一的改变就是户口变成城镇居民。当然,名下的土地也被没收归村委会集体所有。
至于小姑秦婧,或许是因为老头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在没有考上中专后,高中也没让她再去上,留在家干活做饭,过了三四年,便直接嫁人,这件事一度让小姑耿耿于怀,对老头怨念颇大。
还有小叔秦致泰,他和二叔致庸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因为是幺儿更受疼无术,几乎是混世魔王。他学业不成,初中毕业就去当兵,部队三年也没能混出个人模狗样来,不得不灰溜溜滚回家,听从老头子的安排娶妻成家。不过他命不错,在妻子一方的关系运作下,先从联防队员干起,最后竟然进入派出所,成了一个民警,同样吃起国家饭。
这就是父辈的命运,秦川在想,他现在能做什么,才可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这时,老头放下旱烟斗,瞟见他一直盯着手里这支钢笔出神,还以为在思春,翁声说到:“周家的兀个女娃子成绩好,听说要考中专,别想啦,你一事无成配不上哩。若是以前,还没解放那会儿,你要娶她那是她的福气,可现在不行咯,秦家家道败落,你最不行也得吃国家饭,我才敢遣媒人去问,就怪你不好好学习。”
闻言,注视着手里的钢笔,顿时想起一个人来,秦川苦笑,她可是二叔的初恋啊。
……
/book_85284/30112080.l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