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退守汉中(1/2)
“都给我闭嘴。”有着这样一帮置生死与度外的下属是为将者的幸运,不过眼下形势紧迫错综复杂张绣绝不能让这般的吵闹进行下去。身为一军之将,他考虑问题所处的角度就要站得更高,鄞县一战只是汉中战事的一个局部,按成易龙之法或确可在此战之中受益,但运用此法会对燕军士气军心造成的影响他不能不加以考虑!一军统领自有一军统领的威严,张绣一旦高声出言房中也立刻安静下来。
年青将领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勇于为此承担责任,张平等岁数较大的统领在生死之间亦能有不逊于年轻人的勇气,这一切都值得赞赏。但两军对阵兵家之事不是光有血勇就能取胜的,战法亦有局部与整体之分,在某些情况下对局部有利的战法未必就能对全局起到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一时所得产生相反的效果,就需要统军大将去整体衡量,在他们的眼中不仅要有局部随时都不能忘了大局成败。
张绣思考之时所有人都选择了安静,而军师的眼光依旧没有离开计时器,方才众人的你争我夺并未对其产生半点的影响,但众人对此绝不会有怨怪之心,张虎长久以来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他的一切所为都是必要的。权衡再三,最后张绣的目光还是停在了军师身上,在他心中已然倾向于采取这条策略,虽然会因此对军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他相信凭借长安营士卒的素质是可以将之调整过来的,不过兹事体大,张虎虽将战事尽付与他可军师在场他还是希望其能有所指示。
“张平率所部人马再冲击一阵以攻为守,公行,全营撤守汉中!”一直沉默不语的军师终于有了动静,可此言一出却又出乎了在座大多数将领的预料,眼前形势虽亦紧迫却还似乎未到十万火急的关头。
汉中一战双方主帅曹操张虎皆为知兵之辈,可说是高手对决,但往往这样事关全局的大战未必便能称得上精彩,双方对对方的目的与优势都是一目了然,更不会留下太多的机会为敌所趁,“先为己之不可胜,再待敌之可胜。”成为共同的指导思想,一切的出奇制胜都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且还很是需要对方的配合,而一旦双方都是堂堂之阵,主帅谋虑相当,就会成为对峙拉锯和硬实力的比拼,此处在青州一战之中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只不过此处处于优势的换做了曹军!
围棋与象棋之道中有所谓“大赛无名局”的说法,为了切身利益考虑对阵双方都会选择最为稳妥的战法,细腻的局面之中总是波澜不兴,对杀激烈的局面绝少出现,这一点在兵家之道上亦是相同!战国之时有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秦赵各占一半,每个人都有着极为辉煌的战例,绝不乏精彩奇诡之战法运用,可当这四大名将互相对垒之时,那种战局却真的是乏善可陈,显得很是平淡。
长平之战前期赵军主将正是老将军廉颇,面对白起数十万优势秦军,他的应对之法就是固守,并未在其中运用任何太过高深的战法,对于战局的把握老实之极,甚至可说有些笨拙!但笨办法在某些特定的局势下就是最佳的应对之道,无论白起如何引诱示隙经验丰富的廉颇就是不为所动,看上去似乎示弱但秦军却总无法击破赵军防线。
后来的事情大家很清楚,秦人反间流言二计并用,使得赵国临阵换将,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老辣稳重的廉颇,面对白起的示敌以弱这位赵国名将赵奢之后全线出击,正中敌之下怀,长平一战白起坑杀四十万精锐赵军不但建立起了自己杀人王的声名亦将秦国最为强大的对手赵国一举击败,如此巨大的损失之后赵国亦只有守成之局!
后秦王嬴政令大将王翦领军进攻赵国,率军相抗的便是另一名将李牧,二人输攻墨守势均力敌,局面相持不下,此时又是李斯等人用反间之计使得赵国换将,李牧拒不从命竟被赐死!似乎反间计对赵王总是格外的好用,竟是略施不爽!大树既倒,赵国岂有再能抗王翦之将?被秦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扫进了历史尘埃之中!
长平之战老将廉颇战略执行彻底,根据多年的战阵经验与双方的实力对比做出了最为准确的判断,如今这汉中之战曹操对形势的把控亦是一般,无论对面之敌是张虎还是刘毅,兵力的劣势都是难以改变的,只要抓住这个主要方面一力击之就是最佳战法!作为进攻的一方,他的选择比之当年的廉颇还要更为灵活机动,优势也在不断扩大。
与之相比张虎对战局的认识不会在曹孟德之下,可他所受的掣肘却要更多,米仓山、定军山两处皆是战略要地,倘若他手中兵力略微充足,假使张辽的燕云军前番已在手中,那么米仓山的失守绝不会出现,依托两大险要加上鄞县一地及马超司州营的存在他便可构筑起一条立体纵深的防线来应对曹军大军。可事实是他手中可用之兵不过司州长安二营不足十万人马,对汉中军的战力亦谈不上了解太深,强要派燕军镇守此两处不但会削弱正面抗衡对方的兵力且两军的协调还会成为更大的问题,此消彼长之下如今汉中的局面并不难理解。
用成易龙之策张虎可以肯定能够拖延曹军更多的时间,可身为主帅,又是燕王刘毅的谋主,他考虑到的层面比之张绣还要再高几分,霹雳罐一出,鄞县便成焦土之地,众将只能看见军心士气方面的损失,而张虎却不得不考虑汉中之处的民心,此对燕王大业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