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设(2/2)
/p>请问谢公何由称,山人再拜谨具陈。
云昔谢公宰平日,忧我民贫心恻恻。
远自家乡购种来,种植从兹大繁息。
谢公薯,满平邑。
丰岁佐肴饥岁食,六十年来无菜色。
今年夏旱连秋螟,种薯薯熟仓囷盈。
隆冬大雪闭门坐,地炉拨火燃榛荆。
煨薯满炉兼作羹,妻孥饱啖童仆争。
谢公薯,岂浪名。
每饭祝公德,愿公世世公侯卿。
这首民谣,讲的是乾隆年间湖南平江知县谢仲坃带领农民种红薯救灾年的故事。
谢仲坃,广东,阳春县人。雍正元年(1723)高中广东解元。乾隆四年(1739)被任命为湖南常宁知县。上任后,他拒绝接受任何礼物,每月两次到学校督促和指导学生读书,还经常到乡下去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每次下乡视察,都是自己带着粮食,啃着生萝卜,从来不愿打扰百姓。
乾隆六年(1741),他调任平江知县,仍然坚持勤劳俭朴的作风,《平江县志》说他“爱民重土,自奉如寒素。设义学,案期亲为督课”。他还亲自主持编纂《平江县志》和《岳州府志》。但最让当地人称道的是,他引进红薯到平江县,解决当地农民的温饱。
说起红薯,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原来,红薯产于交趾,即今之越南(古也称安南),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和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
据广东《电白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广东吴川县有一位医生叫林怀兰,因医好安南国王之女,国王赐给他熟红薯吃,但他有意说喜欢吃生红薯,留了一半,想带回国种,以缓解当地饥情。不想在回国时,被安南守关将领发现。林怀兰如实告诉他,求他放出关去。守关将领被林怀兰这种精神所打动,便让他带着半截红薯种回到祖国。但安南国法规定,严禁红薯种出国,违反者就要杀头。守关将领为了中越友谊,甘愿保护林怀兰过关,自己却跳水自杀了。
从此,安南红薯在吴川、电白以及广东各地广泛种植,为百姓解除了不少饥荒。因此,电白县人民就在霞涧乡建了一座“香薯林公庙”,来纪念林怀兰引进安南红薯的功绩,在他的塑像身旁,还塑了一尊安南守关将领的塑像,感谢他放行红薯种的大义行为。
这个电白县和谢仲坃的老家阳春县相邻,谢知县当然深知红薯的好处。他来到平江担任知县后,看到平江山多田少,土地瘠薄,旱地上种植的荞麦、豆类和玉米,一遇到旱涝,就会失收,就是丰收年份产量也是很低,便有意在当地推广红薯种植,以改善当地百姓长年挨饥受饿的惨状。
恰好当时许多广东来平江做生意的商人,有丰富的红薯种植经验,谢仲坃便请他们先在平江试验种植红薯,果然获得丰收。
谢仲坃甚为欣喜,便发布《劝种杂粮示》的通告,到全县各地张贴宣传,劝导农民大量种植红薯。他派人去他的老家阳春县,购来大批红薯种,无偿送给农民试种,又聘请广东人教给平江农民种植红薯的技术。同时他还订立了严禁牲畜人等损坏红薯苗的条例,违反的加以惩罚。
种种措施之下,红薯种植在平江迅速推广。恰好这一年,湖南遭到大旱灾,别的县旱地全部无收,而平江县的旱地因为多种红薯,获得空前的收成,真是“家家广植,户户丰收”。农民免除了饥荒之苦,社会秩序也得到了安定。
虽然谢仲坃只在平江做了三年知县,但他的功绩却感动了一方百姓。平江人民为了纪念他,于道光十二年(1832),在县城南面水府庙的右边,建立了一座“谢侯祠”,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之为红薯县官庙。庙中谢仲坃的塑像手拿红薯,神态慈祥,栩栩如生,展示着清正廉明、为民办事的好官模样。可惜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红薯县官庙。
想到这里皇帝极灵下令不适合种粮食的地区可以尝试种红薯,马玲薯。但是新的危机来了南方的木精灵族主力部队开始向人族领地靠近战争一触即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