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便民小卖部(修)(1/2)
苏溏不以为然,苏卓航他们又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地主老财,大家也不用巴结他们。
她安慰蒋晓玲:“放心!附近这么多村子,只有我们家这一个小卖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大家有需要不来我们这买,难道还花一两个小时跑圩上买?”
那不累得慌啊!
蒋晓玲一想也是。虽然还有些忐忑不安,但也只能搏一把了。
午饭过后,苏国强也不午睡,顶着毒辣辣的太阳,拎着柴刀去砍竹子。
蒋晓玲心疼他,把小苏沁哄睡了戴了顶草帽也跟去帮忙。
碗口粗、十来米长的竹子,两口子拖回来六根,累得呼哧带喘。
苏溏赶紧给他们拧了两个湿毛巾擦擦汗,又拿了葵扇给他们扇风:
“天气太热了,要不先歇会吧?万一中暑就得不偿失了!”
苏国强大咧咧地擦把汗,浑不在意:“这不算什么!只要一想到竹棚搭好了,小卖部生意好了,能把你的学费挣出来,我浑身就有用不完的劲。”
苏溏劝了几次没劝动,只好凑过来打下手。
“爸,听林大娘说已经有人割禾了,我们是不是也要趁这几天不下雨,把水稻割回来晒干?”苏溏问。
苏国强一边锯竹子一边回答:“昨天去地里的时候看过了,明天天不亮就去割,没那么热。”
蒋晓玲:“打禾机只有一架,爸没分给我们……”
没打禾机,水稻割下来也没法子脱粒啊。
“不分就不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苏国强用力一锤,把最后一根钉子钉进去,“我去跟邦哥借,等他们割禾的时候,我去给他们帮忙,还了这人情就行。”
反正跟谁借都不去看苏卓航他们的脸色!
“这也是个办法,不过总这么麻烦邦哥他们,怪不好意思的!”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万事开头难,先这样吧!我们把他们的好记在心里,邻里街坊的,总有能帮到他们的一天。”苏国强安慰,“苏穆那小子呢?吃过午饭就不见人影,野哪去了?”
苏溏:“我让他还平板车去了,怕邦叔他们要用。”
“还是你想得周到!”
苏国强的动作很麻利,说话间已经把竹棚的框架搭了起来。苏溏又指挥他做了两排货架,一排靠墙放着,另一排和前一排组成个直角,成了堵透风的墙。
货架从上到下一共有6层,放她们早上进的货,绰绰有余。
苏溏还翻出来一块破木板,用毛笔写上“便民小卖部”五个字,拿草绳绑了,吊在竹棚下当招牌。
这时候,大队安排来装电表的人到了。
他们一阵叮叮咣咣地,很快就把电表装好了。
蒋晓玲贼心疼地交了16块钱耗材费。
大队的人收了钱,说可以帮忙把家里的电线也布好。
苏国强舍不得花那冤枉钱,半送半撵地把人哄走,自己把电线拉好,灯泡装上。
苏溏不由得感叹,还是他们这一代人厉害,虽然没什么文化,也没学过物理啥的,但水电工说干就干,一点不怵。
小卖部很快就开张了。
早上苏卓航他们闹事的时候,牛二嫂也在人堆里看热闹。吃午饭的时候拿来当笑料在饭桌上说了,顺带嘴说了下苏溏家开小卖部的事,就被小儿子惦记上了。
“这臭小子,睡完午觉起来就又哭又闹的,怎么哄都不听。非说要买什么唐僧肉!”牛二嫂跟蒋晓玲诉苦,“我看他呀,是想吃竹笋炒肉片了!”
竹笋炒肉片是他们这的黑话,跟藤条焖猪肉一样,都是揍一顿的意思。
蒋晓玲赔笑:“孩子嘛,都这样,长大就好了!”
“希望吧……臭小子你差不多就行了,别拿那么多!”见小儿子抱了满怀吃的,牛二嫂一头黑线。
苏溏主动拿了个红塑料袋,把零食装好:“这都是耐吃又便宜的零嘴,这么一大袋子也就两块二,够他吃两天的了!我再送他两颗猪油糖。”
……
晚饭过后,苏穆自动自觉收拾饭桌,洗锅洗碗,完了手还没干,人又没影了。
苏溏也不管他。
90年代,农村孩子多,家长为了一家子的吃饭问题也忙,基本采取放养模式,放出去就当丢了,回来了就跟捡到一样。
不过这也跟环境有关。
农村环境相对单纯,十里八乡都是知根知底的,谁是谁家的小孩,爸爸叫啥,爷爷是干嘛的,一清二楚。
往大了说,因为通婚,乡里随便两个人凑一块一问,关系一转,说不定那家七大姑的小叔子的儿子的媳妇就是这家人的小姑子,都是亲戚。
陌生人进村?
那可扎眼得很,大人不管,村里的狗也追着他吠!
农村的狗都是土狗,护主,地盘感也强,陌生人不离开它们的地盘,它们能追着吠上一路。
苏国强拉着小苏沁的小手手,弯着腰耐心地哄她学步。
“溏溏啊,今天小卖部的生意还挺好的,你算数好,来算算我们今天挣了多少钱。”蒋晓玲说着,顺手开了灯。
苏溏拿了个干毛巾又把饭桌擦了一遍,才珍而重之地把账本摊开在饭桌上。
说是账本,其实是她以前的作业本。
蒋晓玲有个习惯,不准卖书卖纸,说那都是知识,卖了就没有知识了。
苏溏虽然不信,但从小到大也一张纸没卖过,书本作业本什么的都保存得好好的。
前两天搬家的时候,他们也把这些东西搬了下来。
中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