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杂货店(1/3)
沈红星把车子停在自家杂货店的门口,看了看这个自己熟悉无比的店面,稍微感叹了下,然后就开始环顾了下周围的环境。
自家小店靠北2多米就是云港市化工厂家属区,这个家属区极大,里面大概住了有将近五千职工与职工家属,沈红星家业是在家属区里面。
因为沈红星家那个背叛他们母子的男人,以前是化工厂的职工。而沈红星的母亲则是农家子弟,后来母亲和那男人结婚后,没有正式工作的母亲受到厂里照顾,在厂里办的家属区服务公司里工作。
而所谓的服务公司,就是一个8年代叫做供销社,9年代叫服务公司,二十一世纪叫市的玩意儿。
当年母亲在服务公司里工作,拿的完全是一个月百十块的死工资,没有任何提成。工资低是因为母亲以前没有工龄……
我们的共和国以前完全是按照工龄来计算工资,以96年左右的国有企业工资为标准的话,一个刚毕业进厂的大学生工资是248元一个月左右,而一个当时已经工龄三十年的中年普通工人的工资则可高达6多元一个月。
后来母亲则是为了多赚点前,“下海”开了个属于自己家的杂货铺,这样起码不是死工资,而是自己做多少赚多少。
家属区门口在两侧路边各建了一排出租门面房,而自己家的杂货店就是靠东侧的一排门面房的中间位置。
这个位置并不好,零售业有俗话说的好“金角银边石当中”。
“金角”自然指的是街角的那一家店铺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接触到街角两条路上几乎所有的客流。如果在十字路口的话甚至可以接触到四条路上的大部分客流,这里自然是所有零售业必争的位置。
“银边”指的则是“金角”旁边的几个店铺,因为位置原因不可能被两边的客流都看到,只能截住一条路上的大部分客流。
而所谓“石当中”,则是指一条路边最中间的位置,这个是零售业最接受不了的位置之一。
因为不管是按照老祖宗的千年经验,还是现代的消费者心理学来说,当顾客走在一条路中间的时候,是最没有消费**的。
人们潜意识总是倾向于在一条路的尾两端消费:一个预示“开始”,在这里消费代表的是为了“征程”做准备;
而另一个预示“结束”,在这里消费则是对自己的犒劳。
但是在“征程”中段消费算怎么回事?能暗示什么?
所以就统计学的数据来说,路中段的店面的营业额也是相对“金角银边”低的多。
而化工厂家属区对面原本是一片农田,而现在被征用建起了一篇小型商业住宅楼。整片地区离整个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中的一条大概有一千米左右的距离。
这个商业住宅区一共建了8栋楼,沈红星目测了下每栋楼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两户的样子,每栋六层高,死死的卡住了国家规定七层及以上的住宅需要加装电梯的规定。
这样整个住宅区大概3多户,差不多一千人的样子。
算完大概住户的人数,沈红星转头开始在自家店面前一站,抬起手来对着手表默算门口这条路的人流量。
虽然现在是下班时间,像洪水一样的自行车摩托车组成的大军直往家属区里涌。但是!下班人群里虽然分出了不少人陆陆续续的买些馒头烧饼面饼之类的食物,可肯停下来在家属区门口的一共四家杂货店里买东西的人流量居然一分钟不过3个人!
沈红星叹了口气,28年的时候,他原来大学里住一个寝室的死党——赵子日开了个奶茶店。
赵子日在有开奶茶店意向时就找了曾经开过奶茶店的一个亲戚打听行情,那亲戚就直接告诉赵子日:自己去算店面门口每分钟经过的3岁以下的人流量,每分钟没过三十个人就不要开,否则很可能赚不了多少钱。
之所以要三十岁以下,是因为青少年本身是最容易适应新事物,而且有潮流消费倾向,很容易介绍自己的朋友一起去消费,同时消费起来不会考虑太多。
而四十岁往上的中老年客户更加理智,消费前更会考虑太长时间,甚至由于以往经历而过于要求消费品的实用功能。
刚才沈红星算出来的四家总客流量还没到三十人,更别说是三十岁以下的了。
沈红星叹了叹气,心里也猜的到自家店里生意肯定不怎么样,老妈平时回家后那轻松的表情估计也是装出来的,为的是不让自己担心吧。
感叹了下后,沈红星转身进了自家杂货店。一进门,看到母亲苏霞正趴在门口附近的柜台上算账。
苏霞感觉到有人在门口挡住了从西边照射过来的阳光,抬头一看是自己儿子,问道:“从海边回来啦?玩的怎么样?”
沈红星胡乱回答了两句,让母亲继续算账,而他则开始巡视整个店铺。
之间店铺里虽然模仿市放了几个货架,但是货架做的粗糙,看起来像是从外面买的角铁然后的,每个货架最顶层的高度甚至高达18厘米。
沈红星摇了摇头,后世的大市经过消费者心理学的矫正,现普通的便利店货架高度最高应该限定在16厘米左右,这个高度以中国老百姓的平均身高来说,无论男女老幼都看的到拿的到。
同时2厘米高度左右分出一排小货架,因为一般商品的高度不会过2厘米,这个高度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空间。
而总的来说,根据中国人的平均身高,14厘米和1第一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