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千层浪(二)(1/2)
待杜仲走后,孙承宗再次拿起袁崇焕的书信继续看了下去……
之所以说继续往下看,是因为袁崇焕为了赶时间,先写的是范家的事,而后才是简单几笔叙说了事情的原委,最后才是应孙元化的请求,给沈清平请官。
“有意思。”
看完了书信之后,孙承宗捋了捋胡须,眼中精芒闪烁,他惊奇不仅仅是因为心中沈清平的机智,更是因为袁崇焕,对于袁崇焕他可是很了解的,与才华,但也很自傲,但现在居然为一个小小的匠户求官。
“到那里再看看吧!反正这两天就要去了!”
想着孙承宗将袁崇焕的信放在了一边,然后手指轻轻叩着桌面思索起来:既然张家口有范家,那么极有可能还有其他家,那么沿着长城一带的互市就可能还有,要不要来个大清理行动呢?而彻底清理干净也是不行的,蒙古那边一定不同意,蒙古人的还要靠互市买卖,而明朝的马匹也要靠蒙古供给……
想到蒙古,孙承宗不由得皱了皱眉,心中取舍难定,因为蒙古在上一年辽东战役前答应出兵四十万相助,结果却只是出兵一万,而且还要银要粮,孙承宗权衡得是如果把这些银子留给自己或者送给毛文龙是否比送给虎憨兔墩好些……
这两个问题如何处理,孙承宗颇感为难,最后他背负着双手在大堂里踱起步来,这是他思考问题的习惯。
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孙承宗小憩了一会儿,刚擦了把脸,老仆孙福就在中堂外喊道:“大人,宁远孙大人来信了。”
“哦。”
没想到宁远城一天之内居然给他来了两封信,而且来信的人是他依为左膀右臂的人,孙成宗有些奇怪的叫了声,顺手把毛巾一放,然后说道:“进来吧。”
……
孙元化的信和袁崇焕的信很不相同,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孙元化写的很细,将沈清平的所作所为细致的描述了一遍,但出于顶尖知识分子的认知,他将笔力放在了弹簧和弹簧板上,最后和袁崇焕一样提出了给沈清平加官的请求,只不过他说的比袁崇焕直爽:“才干优异,官之以便宜行事。”
而孙承宗看着这信,心情微微的有些激动……
对于孙承宗来讲,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他有理想有情怀,在这个时代,在他这个年龄,他想着的就是降服鞑虏,复我河山——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以才主动请缨来辽东——而他的前任王之晋却是被迫来的!
但来到辽东之后他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在军事上降服后金绝对不会是那么容易的事——后金军善于进攻,而明军善于防守,要是明军去进攻,分明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简直是自取败亡!所以他将一腔热血埋下,改变了战略策略,除了勒紧经济这条绳子之外,在军事战略是上也改进攻为寓攻于守,建堡修城,步步蚕食,同时招募流民,屯田养兵。
而在战术上,为了阻挡后金兵的进攻,他创建了车营,各兵种搭配的战术,但是军车易坏,熬废银两不少,而朝廷的拨款又紧紧巴巴……
“要是真有用,给他个小官当当也未为不可!哦……还有这么多功劳!”想着,不知怎的,孙承宗有些期待起来。
……
因为身体和心灵上的彻底放松,霞光万道之时,沈清平才悠悠醒来,洗了把脸,清爽之下,感觉上像似破茧成蝶似的!
而听到他的动静,小乙从推门走了进来,哈腰行了个礼,笑道:“公子好睡,现在去主食吗?”
“去准备,温二壶热酒。”
小乙刚说完,屋外就响起了曹交蛟爽快的声音。
沈清平扭头一看,只见曹变蛟正笑意盈然的走了进来——有上次伏击战的战功再加上昨晚的功劳,他估计自己这忠显校尉由初授变升授是妥妥的了,甚至还可能是加授!
明代武官从忠显校尉到光禄大夫共分三十级,每级又分初授、升授、加授三等。
不过曹变蛟也没说什么道谢的话,因为他感觉既然是自已兄弟那就不需要说什么客套话。
……
半坛子酒饮完,曹变蛟才简短的说了下昨晚的事,郑记粮店里的两个谍报人员已经被抓获,黄得功已经把范家的事上报给袁崇焕,而黄得功也连夜去了杏山驿,至于他今天的来意,倒是令沈清平感到奇怪,居然不是孙元化来找他的,而是疯了袁崇焕的命令来请他的。
对于袁崇焕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功过是非前后是沈清平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但抛去功过不说,沈清平认为袁崇焕有一定是肯定的,那就是他是真心抗金的,这一点毋需质疑,而他的下场,被万民食肉!以及凄凉的身后事,也令后人唏嘘不已。
所以不矫情的说,沈清平还是很想见一见这位历史名人的,当然他也感觉有曹变蛟这层关系,他应该能见到袁崇焕,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其实对于袁崇涣来讲,不论是沈清平反间的功劳,还是应孙元化的请求给沈清平求了官,这些都要求他得见沈清平一面,何况经过这些事件的旁敲侧击,他心里也对沈清平起了浓厚的兴趣,召见沈清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一坛酒饮完,沈清平就随着曹变蛟往院指挥司衙门走去,路上的人熙熙攘攘,过年的红福、对联、鞭炮、女儿的插花……
“该过年了……”
驴马的嘶鸣、商家的吆喝、买卖的讨价还价声里,突然见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