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荀公达,瘟疫肆虐陈留城(1/2)
袁熙也是明白了为何荀攸会到自己这里来,在历史上荀攸的名气不及荀彧,并不是因为其能力不足,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荀攸低调,为人不张扬,而且荀攸是曹操亲设的正牌军师,但郭嘉只是军师祭酒。
曹操对荀攸的评价,很有意思,因为曹操既说过“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这样把荀攸夸上天的话,也说过“智可及,愚不可及”这样好像在骂荀攸特别愚蠢的话!
曹操出征时经常把荀攸带在身边做军事参谋。但为什么把荀攸带在身边呢?这主要是因为荀攸是一位杰出的战术家,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因此,荀攸深受曹操称赞,被公认为曹操的“谋主”。
荀攸来到曹操的身边比较晚,当时,曹操已经迎接汉献帝,在许都站稳脚跟。当然,曹操的地位还不稳固,南方有张绣刘表,东方有吕布、刘备,两淮的袁术也虎视眈眈。曹操认为吕布和刘备正在内斗,于是全力进攻张绣。可是荀攸认为,张绣和荆州刘表的关系很是微妙,两人虽然相互依靠,但是并不信任。如果曹军猛攻张绣,刘表会认为唇亡齿寒,荆州面临危险,必然会全力帮助张绣。如果曹军放缓进攻,那么张绣和刘表日久必然有矛盾。那时候乘势进攻必然一举拿下。可是,曹操没有听从。在曹操看来,自己军力远过于张绣,根本无需等待。可结果果然和荀攸预料的一样,在刘表的协同进攻之下,曹军大败。曹操召来荀攸,当面道歉:“不用君言至是。”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荀攸献策大败,在回军途中以精兵殿后,大败张绣刘表追兵。荀攸出场的第一策就非常漂亮。
荀攸后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后又在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中献计让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战胜袁绍立下了大功。而且荀攸还力排众议,让曹洪接受了张合的投降,使曹操帐下又多了一员大将。
袁绍去世后,其子纷纷相争,荀攸抓住刘表不敢主动攻击的弱点,建议曹操先把刘表搁置一旁,集中精力一举消灭袁氏一族,从而帮助曹操一统江北。
正因为如此,曹操在评价荀攸时才会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通过曹操的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荀攸在曹操心目中占有非常之高的地位。
但是,对于荀攸,曹操还说过一句话,“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智可及,愚不可及”这句话并不是在说荀攸愚蠢无比,反而是曹操在高度赞扬荀攸,意思是“荀攸聪明的一面大家尚可以学习赶上,但是他大智若愚的一面则是大家学也学不来的”。
主要原因是因为荀攸行事周密、为人低调!荀攸虽然智谋过人、计策百出,但是他却很少出风头,从不自吹自擂,更不会抢功。这一点从他的名气和地位之间的反差就能看出来,荀攸的地位仅次于荀彧,但是名气却比荀彧、郭嘉、贾诩等人小得多!
攸为人虽然聪明过人,但是却从来都不骄纵夸耀,在外人面前就显露出一副愚钝的样子,所以深受曹操的敬重,曹操就曾对曹丕说:“荀攸是为人的典范,你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啊。”所以荀攸特别受到曹丕的尊重。
后来曹操前往东征孙权,荀攸跟着一起上路,结果路途劳顿,荀攸病逝在了途中,曹操十分伤心,为之泪流不止。
荀攸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谋臣,他在战术策略上的才能非常突出被称为是曹操的谋主,每次有战士曹操都会向他请教,为曹操的不朽功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是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之一。荀攸不只是才能过人,在为人处世自保方面更是做得出色,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能够善始善终的谋臣高官。而并非是小说中被曹操说了一句之后就郁闷而死的人。
而此时在袁熙一行人还没有回到徐州之时,陈留城中就发生了瘟疫,最开始的便是接触纪灵留下尸体的那些士兵,然后是跟他们接触的人,最后慢慢扩展到了整个军队,整个城里,而此时的曹操已经是发现晚了,不断地有士兵开始起病急骤,咳嗽、咽痛,伴有发热、头痛、肌痛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继而高热不退、气急、发绀、阵发性咳嗽、多数较剧烈,痰量常很少,但可痰中带血。表现为高热或症状一度减轻后又复加重。
这不是医疗科技发达的后世,在这个年代感冒最后发展为死人的事情太多了,人类在疾病面前是极为渺小的。
曹操果断意识到这是瘟疫,于是直接下令将那天接触的几个士兵斩杀,就地掩埋,可是已经太晚了,整个城中已经是大部分人都开始了发热,咳嗽的迹象。
“主公,昨天又有几十个百姓咳血而死。”荀彧向曹操禀报道。
“先将凡是有症状的百姓和士兵关在一起,已经确诊的就地斩杀,绝对不能再让疫情扩散。”曹操也是十分担心。
“可是主公,这样的话恐怕会引起恐慌啊。”荀彧说到。
“顾不了这么多了,先去吧。”曹操说道。
荀彧只能奉命而去。
在荀彧走了之后,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程昱走了过来说道:“主公,事到如今恐怕要想想别的出路了。”
曹操看了看程昱然后也是不解的问道:“先生可是有治疗这瘟疫的办法。”
程昱笑道:“在下乃是一届书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