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九章 接下来要对付的目标(1/2)
赵桓答应了他所请,王晨心里轻松多了。
赵桓所想不错,王晨就是想将这位太上皇一道绑上他的战车,甚至他准备在无上皇赵佶归来后,将赵佶也说动,与他站到同一战壕中。不只赵佶,其他那些因为他之功而被金人放归的宗室子弟,也要让他们与他同仇敌忾,一个鼻孔出气。
要是将这些人都团结起来,那他完全可以无视朝中那些弹劾他的人物。
有了这样的计划后,王晨对这件事的担心也少了去,一心投入稳定燕云一带形势的事务中去。
王晨抵达幽州后半个月左右,各地传来的通报表明,燕云十六州已经全部被我军接收占领,各将在接管了这些州城的城防后,也依王晨的命令,开始大力安抚百姓,剿乱平叛,恢复秩序。
现在情况是这样的:王晨自己亲自坐镇幽州,吴璘镇守顺州,曲端负责儒州事务,刘錡坐镇檀州,陈淬率军进驻蓟州,陈仲刚和陈仲敏兄弟接管涿州,宗颖及其副将负责瀛州、莫州、新州,折彦质主镇武州,并负责蔚州、妫州的事务,这两州的军务由他手下的副将负责;李彦先负责应州的防务,赵立与岳飞等其他人马分手后,接管寰州,岳飞继续在朔州一带平叛,并负责朔州事务,张宪也成了独挡一面的大员,率军进驻云州。易州、景州等几个新拆分出来的燕云州城,也有将领们接管守卫。
大军进驻这些州城,并在短时间内加固了城墙,做好了长期屯守的准备。
不过这些地方地域甚广,居民复杂,又在我大宋军队接收前被金人放弃,逃离的百姓甚多,要想将这些地方很快安稳下来,难度是非常大的。更何况。主镇这些地方的都是一直带兵的人,他们对如何处理地方事务并不在行,朝廷任命的官员虽然已经在路上,但距他们抵达还有一些时候。
这些官员抵达后。也不可能马上就能将地方治理好。
以王晨大概的估计,再过一两年后,这些地方的情况会慢慢稳定下来。
在与金人的新和议达成后,朝廷指责王晨的声音也少了,最后终于没有,具体情况王晨并不知情,许多事是没办法打探到了,特别是关乎朝中高层人物之间如何商量决定这些事的相关情况,即使他人在开封,亲自布置手下打探这些事情。也不可能打探的很清楚。
对于这一切,王晨也是没办法,而且目前的形势也让他没办法将精力投放到朝中的争斗上面去,燕云之地新得,一片混乱。要将这一带稳定下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知道要多少。
他现在想的,就是尽快将这一带的形势稳定下来,少生乱,甚至争取不生乱。
南方的夏收已经结束,粮食产量还不错,但黄河以北的地方。却仍然一片糟糕,不但没办法向燕云一带运粮,甚至一些地方还要朝廷接济。夏粮收割前,粮食问题曾出现过紧张,让王晨一度紧张,但在朝中大臣宗泽、赵开、张浚等人的努力下。还是将问题解决了。
在夏收结束后,源源不断的粮食继续从南方运来。
有一点王晨不知道,在如何满足北方百万人马的粮食运输问题上,朝中起过好多次争论,一些大臣认为。既然北方战事已经结束,那燕云一带根本没必要留屯那么多的军队,可以让很多军队班师回朝,这样粮食、军械的问题就可以圆满地解决,接下来冬天时候,冬衣的问题也少些担忧。
但宗泽、赵开、张浚等人却认为,在北方主持军务的王晨既然没有主动提议撤军一部,或者让人马班师回朝,那就是北方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要这么多的人马驻守,所以他们也驳斥了胡寅等人减少对北方粮食运输的提议,继续以王晨需要的量向北方运送粮食。
但宗泽和赵开等人也知道,要供百万大宋所需的粮食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要维系如此巨大数量粮食的长期运输,定会拖垮大宋的。他们在满足王晨所需要求的同时,也征询王晨的意见,问能不能减少北方的驻军。不过王晨为了让燕云之地更加稳固,也为了避免秋冬时节,金人撕毁和约,趁机的骚扰入侵,没同意撤减北方禁军的人数。
但令至少三十万的厢军,在年前回撤到燕云以南至黄河一线的地方,并让朝廷安置这些人马。王晨这样的决定,让李纲、宗泽等朝中大臣还是松了口气,三十万人马的供度少去,那也是很大一笔啊。
也就在王晨向朝廷说明,让三十万厢军择机南归后,朝廷再传来诏令,说北伐大军在王晨的指挥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但夺回了丢失百年多的燕云之地,而且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也被放归,还争取到了许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利益,为此朝廷派出了慰抚团,由宰执大臣张浚率领,往幽州方向过来,代表朝廷慰劳为此立下大功的北伐将士。
听朝廷的口气终于变了,王晨知道自己所写的那些密信起作用了,赵桓的上表份量也不轻,心里的担心再少了一些。朝廷给予他的礼遇还是可以的,竟然派人来慰抚前方的将士。
王晨也在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了赵桓,“太上皇,朝廷已经不再责备我们了,还派来了慰抚使团,看来不会再有事,待过大概一个月,无上皇的车驾,也就到了幽州,到时我们一道去迎接,待迎到了太上皇及其他被放归的宗室,那臣就亲自护送着无上皇和太上皇南归!”
“如此甚好!”赵桓也松了口气,但马上感伤起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