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印度的神(1/2)
两个女人也苦笑着,耸了耸肩,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大师就说道,“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使命,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了。如果你们对印度的神这一概念不太了解的话,可以在修道院的图书馆里好好的查一查,相信会有收获的。”
当夜,他们就结束了谈话,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第二天,刘万勇他们三人没有去上瑜伽课,而是直奔修道院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图书馆的书并不算很多,但宗教神话之类的书籍却是应有尽有,他们花了好几天工夫才翻阅了大概,对所谓印度的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印度,如果不了解它的宗教,可以说完全不懂印度。印度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信仰宗教的,也是一个宗教混杂的国度。印度最主要的宗教有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锡克教、耆那教等等。印度百分之八十二的人口都信仰印度教,根据现有的宗教理论,印度教源自于三千六百年前的婆罗门教,也许这就是印度种姓制度的根源。
印度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业报轮回与解脱,这与佛教的中心思想一致,佛教是乔答摩悉达多王子(即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教思想上展而来的,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佛教起源于印度,却在印度没有多少信徒,因为印度人认为佛教只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
印度教里的神很多,关系也非常复杂,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多神的宗教,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神的宗教。单从表面看,印度教有三大主神,分别为梵天、毗湿奴、湿婆。梵天在梵语里被叫作布茹阿玛,是主管创造的神;毗湿奴在梵语里叫作维施努,是主管维护的神;湿婆在梵语里叫作希瓦,是主管毁灭破坏的神。这三个主神也被人称作三相神,其中毗湿奴和湿婆在印度的寺庙里被普遍崇拜,崇拜梵天的寺庙相对较少。这三个主神各有各的神妃、子女和仆人,其中有些属于神,有些属于半神人,但是在印度民间基本都被当作神来对待。
不过这一切的神和半神,全部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他就是在印度教里被称作万源之源的至尊人格神----奎师那,他被认为是灵的化身,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就是奎师那不同的化身。三相神就是奎师那不同属性的化身和扩展,其中毗湿奴就是奎师那最主要的化身,然而毗湿奴本身也有很多化身,印度教里认为佛陀也是毗湿奴的十个重要化身之一。
印度教的瑜伽文化认为,宇宙可以分为灵性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者都是奎师那灵性力量的扩展。物质世界是可以被无数次地创造、维护和毁灭的,所以奎师那就扩展出三相神来主管物质世界。奎师那的真身则住在灵性世界,那是所有解脱了的灵魂居住的地方,那里没有苦恼,只有快乐,有一个被叫作哥洛卡温达文的星球就是奎师那的无上居所。
因此印度教既可被看作是多神的宗教也可以被看作一神的宗教。不过这种复杂的关系,却给刘万勇他们几个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乔治怀特只说把古城的线索放在了印度的神那里,那么到底应该是以多神还是一神的角度去理解呢。不仅如此,乔治怀特放置线索的形式也是让人抓狂的地方,这其中涉及到隐形线索和显性线索,隐形线索有可能是被放置进了印度庞大复杂的宗教神话体系之中,也许就在图书馆里这一大堆的宗教神话书籍当中,乔治怀特在这些书里通过标注某些语句的形式来留下线索;显性线索就是乔治怀特把古城的线索记录在某一件东西上,然后藏了起来,而这个地方是跟印度的神有关的。如果是跟神有关的地方,基本上就是寺庙和修道院了,只不过在印度崇拜三相神和奎师那的寺庙有成千上万座,要去这么多寺庙里找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们先假设乔治怀特埋藏的是隐性线索,花了好几天的工夫几乎把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都翻了个遍,也没有现有什么特别的标注,可以说一无所获。最后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乔治怀特留下的应该是显性线索,而且应该放置在某些安全的地方。他们又试着站在乔治怀特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要找一个地方放置线索给后人,那么这个地方必须是长期存在的,至少几百年之内如果没有遇到重大的地质灾害是不会被毁掉的,因为他不知道追随他的后人会在什么时候到来,所以能够放得越久越好,想来想去这样的地方只有寺庙。在印度这个宗教信仰大国,基本上没有人会无故地去破坏寺庙,所以藏在寺庙的某个地方是很安全的。但是印度寺庙众多,该如何定位呢,他们也想了,乔治怀特留下这个线索并不是不想让人找到,只是想把它留给真正有心的人,那么这个寺庙应该不会太难找,而且是比较容易让人想到的。这样一来,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他们暂时不去思考一神和多神的区别,直接把两者都混在了一起,抛弃其他不是主要的神,把目标定格在奎师那和三相神的寺庙,而且必须是有名的,但是他们后来又现这些著名的寺庙里有好一些都乔治怀特失踪之后建造的,如哈瑞奎师那神庙、莲花神庙等,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那么这些大的寺庙自然也就排除了。最后他们考虑到乔治怀特既然是一个考古探险家,对古迹的喜爱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在印度有好几个古代建筑群,都是以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的神庙为主,这些建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