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间现状惊心魄 仙佛下凡寻良机(1/4)
一
云开雾散,两朵祥云自空而降。菩萨在前,三藏在后,凡间人世眨眼即到。行不多时,已经可以看到农田、山脉了。
那农田斑斑驳驳,尚有一些绿意,而那山脉却就不比以往了,枯黄土灰鲜有青色。
看到此处,三藏感慨道:“哎呀!想当年弟子在西天得成正果,驾云回大唐复命之时,也曾自空中俯瞰大地,那时节山林葱郁如碧海,水道如织映天光。可现如今……”
观音菩萨摇头接口道:“呵呵,现如今是石岩裸露无遮蔽,河谷旱干底儿朝天。”
说话间,二位圣佛已然接近地面,云团下掠过一片荒山。那荒山植物稀疏,岩石裸露,一派凄凉景象。
菩萨疑惑道:“这里看似眼熟,怎么就记不起是哪里了呢?”
三藏仔细观看,见山岭那边有烟尘升腾,猜测道:“莫非是当年弟子西天取经时路过的火焰山吗?”
“何以见得是火焰山呢?”
“记得那火焰山就是这般岩石裸露,不见林木,而且偶尔还有烟火升腾,弟子因此猜测这就是火焰山了。”
菩萨摇头,“即便是火焰山,也早就被悟空用芭蕉扇扇熄了火种,不会再有此番烟火缭绕的景象了。”
三藏道:“既然难辨地域,不如让弟子下去问问,免得走差了路。”
菩萨应允,“好吧,你快去快回,当心不要惊扰了百姓。”
三藏合掌,答应一声,按落云头,直向山中而去。
山路转角处,唐三藏依菩萨指示,念动咒语,变换了一套普通僧人打扮,身上的佛华祥光也尽数隐去。再抬头,隐约听到山岩后面有人叹气之声,便举步沿路而去。
行不多远,三藏绕过几块障眼的山岩,抬头观看,只见半山腰上有几棵耐旱乔木死气沉沉。大树下,一位老农正在拾掇一处巴掌大的荒地,一块一块拣着石头。
唐三藏慢踱方步,悠悠然来在老农身前,双掌合十躬身施礼,口颂佛号道:“阿弥陀佛,老施主,贫僧这厢有礼了。”
老农抬头,看见三藏这副打扮,不禁扑哧一笑,“呦,这山上乌烟瘴气的,什么时候也有僧人修行了?”
三藏道:“哦,老人家不必疑虑,我只是个路过的和尚,并非在此修行。”
老农道:“呵呵,是这样啊。我说呢,这座山早没有先前的幽深清静了,可不是个念经修行的地方,请问大师有什么事啊?”
三藏道:“贫僧初来乍到,不知此地山名,还望老施主赐教。”
老农道:“哦,你问这山名啊。有,这山几次更换名号,如今叫做‘煤灰山’了。”
三藏疑惑,“煤灰山?何得此名?”
老农指指荒芜山地,“你看看不就知道了?这遍地的黑灰,草木不长,庄稼难生,不是煤灰山是什么?”
三藏又问:“那么,这山原先叫什么呢?”
“原先,听老辈人说,在这里还山清水秀的时候,叫‘两界山’,再往前退几千年,还叫过‘五行山’呢。”老农道。
唐三藏闻言大吃一惊,“什么,这怎么会是两界山呢?当年弟子路过两界山,树林葱郁,溪水潺潺。鸟兽成群走,虫蝶伴草生,哪里是这般荒芜枯槁动物绝迹的模样?”
老农道:“唉,你说的是很久以前的景象了,如今哪里还有这些。就剩干石枯草了。咦?你说你‘当年路过’,那时你有多大年纪呀?”
三藏自知走嘴,急忙换言道:“哦,大概如此。贫僧也记不清了,告辞,告辞,多谢老施主指点。”
说完,三藏施礼离去。
半空云上,唐三藏变回佛身,驾云回到菩萨身边。观音大士正在打坐云头,闭目养神。见三藏回来,菩萨问道:“怎样,可是已经问清地名了吗?”
唐三藏冷汗滴下,“菩萨,弟子果然猜错了,这里并非火焰山。”
“哦?那是什么地界呢?”
“三藏刚问过一位老农,据他所说,此地……唉,竟是当年弟子救下悟空的那座两界山啊!”
菩萨不禁吃了一惊,“啊?竟然是两界山?”
三藏道:“正是两界山。”
菩萨痛心道:“唉,近来这凡间确实不比以往了,连山清水秀的两界山都成了这般模样,可见污染有多么严重。”
三藏抬手一指,“菩萨您看,那边烟火缭绕,不知是什么去处。想必就是毁坏山林的根源所在吧?”
菩萨道:“咱们近前观看。”
说话间,二人踏动祥云,落在山岭之上,徒步走向崖边。
观音菩萨朝三藏指示的方向望去,一片烟尘缭绕的工矿厂区尽收眼底,滚滚浓烟正从无数烟囱里升上空中。与此同时,隆隆轰鸣震天动地,简直就像到了炼狱一般。
三藏闻到刺鼻烟气,旧病复发,再次气喘起来,“咳咳!菩萨,那黑糊糊的云气有何用途,如此呛人,凡人为何那么奋力的生产呢?”
菩萨摇头道:“三藏又猜错了,那黑云根本没有任何用处,是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如今两界山之所以这般荒芜,看来都是这烟尘所至啊!”
三藏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不禁双手合什,再次叹道:“阿弥陀佛,烟尘熏染,破坏环境,这样无度排放下去,人间哪里还能有点滴绿色呢?罪过、罪过!”
二
二人升空,继续向前。行不多时,云开雾散,一座巨大城市出现眼前,那城市高楼林立,气势恢弘。
三藏自从得了正果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