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赵天君布地烈阵 潼关陈桐成齑粉(1/2)
临潼关丢了,下一关便是潼关。
潼关也不是现在的潼关县,那又跑陕西了。
按照上回的分析方法,潼关是距离临潼关不远的关口,守将陈桐。
于是作者再次发挥牵强附会的本领,取了潼关的“关”字,取了陈桐的“陈姓”,将潼关地地点锁定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固乡关屯村。
现在只能取信历史留下的滴点巧合!这一战,仍然发生在新乡境内。
……
秦天君镇守临潼关,而在这潼关布阵的便是赵天君,赵江。
话说那赵天君明目张胆,竟然把这阵就设在了城门之下。
鸡鸣三更,守城军士不意之间突然看见城门之下凌空飘起阵阵红帐,凭空飘舞,邪气十足,看得人心魄不宁。
军士顾不得多想,便去总兵府直捣大门。
“禀报元帅,城门之下忽现一排红帐,四角和顶上各悬一盏明灯,火焰却是青色。”
“由于天色尚晚,恐是异类,未敢轻举妄动,特来报告元帅。”
门军禀报的简单明了,铿锵有力。
“居然有此等怪事,本帅去看看。”说罢,陈桐和衣起身,跟着军士便朝城楼走去。
话说陈桐也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十大关隘总兵属陈桐最为年轻,早些年曾在金灵圣母门下拜师学艺,也是有着一身的好手段。
镇守潼关十多年,能得以守城如铁,却也是以本事打出来的。
陈桐上了城楼,开了天眼,细看之下,心里着实一惊!
我滴个乖乖!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东西南北中,各是没有支撑地凭空悬起五道红帐,帐内杀气腾腾,凶雾隆隆,阴风阵阵,帐幔飘飘,似是风雷涌动一般,又像烈火翻滚一样。
四角和顶上各自悬挂着一盏琉璃灯,不见灯芯,却是青色的火焰直直地向上窜着,丝毫不受夜间风吹的影响。
若不是自己有过修道的经历,紧盯着看着这么一会儿,估计早被摄魂夺魄了。
陈桐收住天眼,转身对守城的将士说道:“老少爷们们,听俺说。这可是个喝人血的东西,就连我这天眼也看不清楚里面是什么人在兴波作浪。”
“从现在开始,眼睛都别往那边瞅,瞅多了魂儿可就没了。这可是旁门左道,不出所料,一早就会有人叫阵。”
“谁叫也别搭理,老实窝着。先别触这个霉头儿。这家伙布阵的水平确实不赖。”
嗯,陈桐是河南人,口音很重。
陈桐回到总兵府,算是睡意全无。
这黄飞虎什么时候搞到了这么一号人物,本来还想着要是他敢来进攻,就好好收拾一番。
一来对得起皇上的良苦用心,二来报了当年在黄飞虎麾下的受辱之仇,这看情况是没搞头了。
“他娘了个腿儿。”陈桐想着,用正宗的河南口音骂了一句。
“报——”这是外边还不曾看到毛亮,又是一声紧急军务传报声。
“报来。”陈桐此时已经换好了战袍,危襟正坐。
“报告元帅,据探子报来的消息,五个时辰以前,临潼关被攻破,张凤元帅陨命。”
“据说乃是有左道之人布邪门阵法,又有箫银作内应,不消一时三刻,城内已经是一片涂炭。”
“临潼关到潼关不过百里之遥,估计黄飞虎八十万大军不日即到。”
传令官回话的声音不慌不忙,镇定洪亮。
“黄飞虎这个鳖孙。看来我这是想窝都窝不成了!”
“传令下去,过了卯时,本帅亲自去会会这红帐子里的鬼。”
说道这里,陈桐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卯时已过,城门大开,陈桐领了三五个人便出去。
陈桐比张凤要聪明,让着五个部将跟成一行前进,而不是一排,这样就算是有叛徒,前后的人都有个防备。
陈桐出了城门,便是那红色的帐子,仔细看去,那五盏灯却是已经灭了。
“帐子里那个鬼,你吃了没有,吃过了出来答话儿,掰逑装神弄鬼啦!”不是陈桐傲气,而是他想首先激怒对手,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和破绽。
这时一阵黑雾喷出,一个身穿红袍的男子飘了出来。
细看去:那人面如白灰,嘴唇猩红,眼球若朱,脚蹬血色云履,头绕枣色丝带。
红袍之上,朵朵牡丹映朝霞;手中折扇,一抹血色染纸面。
“一看你就不是什么好鸟,俗话说,这眼睛一红,心就黑了,说哩就是个你啊!报个名字,我陈桐不杀无名之辈。”陈桐第二番激将。
“赵江。”赵天君冷冷的一句。
“那个山上下来哩?”陈桐又问一句。
“东海,白鹿岛。”赵天君依然冷酷。
“我去,不是山上下来的,是水里游过来的。说说你这弄哩是啥东西?”陈桐挑了一下眉毛。
“地烈阵。”赵天君已经怒火中烧,眯起了眼睛。
“听着这个名儿是挺牛掰哩,效果咋样?”陈桐说着,把手里的枪杆朝地面戳了戳。
“试试就知道。”赵天君话虽不多,但已经忍无可忍。
话音落下,一脚催地,弹起丈高灰尘,手中折扇瞬间化成一柄朱身宝剑,一道寒光闪过,直逼陈桐门面。
陈桐枪杆戳地,也是溅起层层尘沙,余波裂开地面丈余,飞身腾空,犹似银龙出海,一条白影闪过,直抵那飞来的剑尖。
朱蜈剑,飞身翻滚,一招比一招毒辣;银龙枪,驾云出没,一枪比一枪凶猛。
剑尖咬住枪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