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香港影史第一(1/2)
最近香港的年轻人发现,今年的万圣节好像有点不同,以往一些商家的万圣节庆祝活动,最多三天就结束,各种万圣节标志会被拿下扔进仓库,等待来年重见天日。可是如今都过去五天了,一些商城还在庆祝万圣节。比如老旧的帝皇百货,香港潮流圣地星光百货等依旧进行着活动,购物满五百元就能获得《生化危机之觉醒》电影票一张。
帝皇百货会议室,杨逸与杨守成两父子正在参与公司例会,听着一众高管的报告。
“帝皇百货这个礼拜的营业额同比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环比更是增长一半。万圣节促销活动非常有力,我们访问了部分顾客,他们坦诚是因为电影赠票的原因,所以一次性购买需要的日用品。”一名高管说着报告中的数据,手纸,洗衣粉,食用油等商品的销量是增长最快的。
“现在这部电影一票难求,所以我们的促销活动才有吸引力。等电影上座率下滑,营业额就会恢复正常水平。”杨守成说道,那些师奶们不会每次都购买那么多的日用品储备,《觉醒》也不可能永久上映。
“帝皇影业并不是只有一部电影,我们可以长期合作。购物送电影票的活动,可以一直做下去,促销的价格可上可下,只要帝皇影业一直有新电影上映,那些贪小便宜的师奶们在购物时就会优先选择我们百货商场。”杨逸毕竟年长,一眼就看出这个活动的关键,成本低,时间长,不管是对帝皇百货,还是帝皇影业,都有宣传上的好处。“没想到老三,在生意上还是有点天赋的。”
《觉醒》投资五千万,杨守礼不担心亏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上映后为了票房,宣传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巴士广告,地铁广告,电视广告,拉上帝皇百货进行促销,万圣节活动推出看电影四人同行一人免费,早场和午夜场打折,街头艺人装扮成丧尸乞讨,等等,总之,后世满大街的促销手段都被杨守礼挖了出来。
如果是在网络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些手段可能让顾客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不为所动。可在八十年代末的香港,精明的香港人能省则省,加上大家好像都在这么做,自己不加入有点落伍的感觉。《觉醒》的票价不便宜,现在香港的年轻人特别是中环的那些白领就喜欢组团看电影,一来省钱,二来联谊。四个人不多,不是情侣的也不会那么尴尬。
《觉醒》的主创人员开始了亚洲巡回宣传,日本,韩国,湾岛,东南亚各国转圈。高丽红对这些宣传活动是第二次了,轻车熟路,在她的带领下,不管是电视访谈还是影迷见面会,都弄的有声有色。
日本影迷对于这类电影好像有着天生的喜爱,特别是片中三位女主角,在东京宣传时吸引一大批男性影迷到场,现场堪称火爆,东京首映的轰动让《朝日新闻》再次报道,而距上次它们给《国安谍影》头版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这个时候的日本人民可是非常有钱的,所以哪怕票价是以往的两倍,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东京电影的老板山口健现在俨然是外国电影在日本的发行代理商,除了帝皇影业,他还与香港多家电影公司,以及美国和欧洲的电影公司都有合作,只是合作条件最好,利润最多的还是与帝皇影业的合作。饶是如此,在老一辈日本电影人眼中,山口健是个间接摧毁日本电影希望的侩子手,只知道赚钱,不考虑其它。
而在湾岛,最红的不是几位主演,而是出场不到五分钟的保护伞精英小队,就是那组使用各式武器横扫丧尸的小队,虽然电影中他们都带着头盔,连面部都没露出,可不妨碍影迷对他们的喜爱。所以在市面上,小队人员的电影海报是唯一卖的比几位主演多的。当他们知道这些演员都是内地退役军人真实参演时,集体沉默,官方媒体开始主动减少《觉醒》的报道。
学者公司蔡松林直接告诉杨守礼,没事,电影照旧上映。因为国营院线的人已经吃到了票房甜头,多上映一天就能赚台币,而且是稳赚不赔。所以电影真被封杀,他们会比蔡松林还要着急。
香港上映一个礼拜后,这些国家才开始陆续上映。香港首周票房八百万,第二周票房一千两百万,促销效果明显。按照现在的票房趋势,《觉醒》是不会亏本了。
日本首周上映影院四百多家,多在东京与几个首府城市,首周票房就高达一千五百万港币,成为日本十一月票房首周冠军。第二周,日本的诸多中型城市与东京电影合作,开始了全面上映,票房翻倍,再收三千万港币,蝉联票房冠军。
韩国与日本同期上映,首周影院只有三百多家,而韩国消费水平最高的人民大部分集中在汉城,所以票仓也是汉城,其他城市影院很少,算是二梯队。可就这三百多家影院,天天爆满,让韩国媒体痛批韩国电影人的不作为,没实力,让香港电影攻城略地。年轻人只知道哈香港明星,不知晓本国艺人。政府应该出台法律,限制香港电影在本国的发行与流通。
第三周,香港票房累计三千五百万,算是达到了顶点,有的年轻观众已经看了多次,估计下周票房就会下滑。
第四周,香港票房下滑到七百万,相比上周减少了近一半。
第五周,香港票房下滑至四百万。邵氏院线与银都院线开始下画《觉醒》,他们也赚够了。邵氏准备空出影院给永盛的新片《追女仔》,银都上映自家的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