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 >> 第 12 部分阅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169256/

第 12 部分阅读(1/6)

南面呢?虽然是敌人的大本营,但是敌人估计到八路军不敢向其大本营前进,而其兵力又都向北集中到沂蒙山区,后方必定空虚。向南突围,首先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尔后转而向西,进入蒙山和鲁南的结合部。

听完罗荣桓的决定和分析,大家感到豁然开朗。

随后,确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罗荣桓给各部队明确了任务。

罗荣桓交代完任务后,又给营的干部作了具体分工:由师特务营营长陈士法和教导员带第1、2连作前卫;副教导员带第4连居中,护卫机关;副营长带第3连担任后卫,负责收容。他要求指战员的步枪一律压满子弹,上好刺刀,随时准备战斗。他还宣布行军纪律,即在行动时不许说话,不许咳嗽,不许发出任何响声。

太阳落山,河滩上飘荡着一层薄雾,夜幕悄悄地垂下。守卫在留田周围的山头上的八路军指战员们,可以看到日伪军点起的一堆堆篝火。人喊马叫,此起彼伏。

日军看起来颇为得意。他们已经知道,被围的是八路军的三大主力之一,是曾使大日本皇军精锐大丢面子的115师的首脑机关。现在八路军已经成了他们的盘中餐,网中鱼,只要明天一发起进攻,“铁壁合围”就可大功告成,那就会使日军报平型关的一箭之仇。

各种突围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罗荣桓还是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他尽可能去发现突围准备活动中的每一个漏洞。

司令部机关人员在留田东面的河滩上集合完毕,前卫1连就要出发了,这时罗荣桓大步走来,问道:

“你们连哪个班担任尖兵班?”

“还是1班。”宋连长回答。

“哪位是1班长?”罗荣桓走到一班跟前。

“报告首长,我是一班长回景和。”一班长出列报告。

“你们班担任尖兵任务多,有经验。”

战士们听到师政委的表扬,心里都美滋滋的。

“不过,今晚的任务特别艰巨。这么多机关干部能不能安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就要看你们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虽然罗荣桓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那毕竟只是判断,并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即使是判断正确,那也不是向南就一点危险也没有,115师机关的这次突围,能不能成功,确实还是一个问号。为了能增加突围成功的把握性,罗荣桓这次竟然亲自过问尖兵班的情况。

然后,罗荣桓开始检查尖兵班的准备情况。当他知道战士小贾正在发烧时,便让警卫员小郭把他的军用水壶拿来递给回景和,同时说:

“你们班里有病号,把它灌上水,路上好用。”

部队出发后,罗荣桓和陈光带着作战科和侦察科的几位干部一同前进。侦察科副科长周云带着侦察员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不时派人回来向罗荣桓报告前面的敌情。走到政治部驻地张庄,守候在路边的政治部的队伍也参加进来。敌人的封锁线到了。两股敌人之间距离只有一公里半。罗荣桓吩咐往后面传令:成三路纵队快速前进。队伍在日军的缝隙中宛如一条游龙,闪展腾挪,迂回穿插,一连越过3条大路,几次听到敌军的车马喧嚣,然而都悄悄地避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到了敌人的后方高里,不出罗荣桓所料,日军守备果然空虚。部队折而向西,在护山庄宿营。此地紧靠临沂至蒙阴公路,距临沂城只有25公里。

这时,天已大亮。在村边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日军的后续部队、辎重队正源源北上。就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罗荣桓命令派出警戒,就地宿营。

当大家和衣躺在草铺上时,远方传来了隆隆炮声,这对于劳累了一昼夜的八路军指战员来说,无疑是绝妙的催眠曲。

这次行动,八路军未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便安全地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在这次突围队伍中,有一个外国人,名字叫希伯,是德国的进步记者。他到过陕北、皖南和苏北,访问过毛泽东、朱德、叶挺、陈毅等人。1941年9月,由苏北过陇海路来到山东根据地,罗荣桓热情地接待了他。115师为他举行了欢迎会。留田突围前,罗荣桓打算让他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可希伯不同意,说:“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向全世界报道山东战场的情况。”

度过了留田突围这一夜,希伯高兴得像个孩子,兴奋地对负责接待他的山东分局秘书长谷牧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比在西方参加过的任何一次最愉快的晚会,都更有意义,更值得留念。我一定要把这奇妙的经历写出来,告诉全世界人民。”

说写就写,他的文章登在115师的《战士报》上,题目叫:无声的战斗。

“扫荡”与反“扫荡”情况极为复杂。从力量对比上看,八路军明显处于劣势,日军则处于攻势行动的有利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要想在日军的“扫荡”中减少损失,就必须实行符合实际的战术。按罗荣桓的话来说,就是“要用谋略”。

留田突围之后,115师又获悉山东纵队在沂水县以西的马牧池遭到日军的袭击,但情况不明而又联系不上。罗荣桓和陈光都十分着急。他们与朱瑞等人研究后认为,如果115师离开沂蒙山区,转移到外线去,虽然自身比较安全,但根据地内无主力部队坚持反“扫荡”斗争,根据地势必会遭到日军的严重破坏。因此,决定回师沂蒙山区,坚

状态提示: 第 12 部分阅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