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4/6)
而且开始造铁壳船。从木船到铁壳船的工艺是一个巨大飞跃,想象一下木头和铁板哪个承重强度更强?大吨位的船只是铁壳船的天下。东印度公司的造船技术可谓站在时代之颠。当然了,如果唐宁要建造船厂,会采用这个所谓的“时代之颠”的人做梦都梦不到的方法来造船。
罗林森道:“我手底下倒是有一家小造船厂,在澳大利亚,那真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啊,不过……嘿嘿,告诉你一个秘密,澳大利亚有金矿!”
唐宁:“呃……我对黄金没什么兴趣。”
罗林森哈哈一笑:“我就是知道这点才对你说的,不过,两年前美国加州放出金矿的消息出来之后,很多澳大利亚人跑到加州去了,哎,却不知道澳大利亚本身就有金矿。我觉得澳大利亚当局也应该把消息放出去了,否则我们本来就缺少劳动力的澳大利亚就更难受了。”
唐宁:“看你说的,你好像对澳大利亚挺有兴趣的。”
罗林森:“是的,因为我很可能要去做维多利亚州银行行长,澳大利亚有个维多利亚州。”
唐宁:“哈哈,不错啊,跟女王同名,是最好的州吧?”
罗林森:“是的,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核心,就在维多利亚。多想在伦敦多呆一阵子……”
唐宁:“伦敦很脏吧,我才不喜欢,但是没办法,我想去剑桥或者牛津,又怕那里无法供应我的实验室研究。”
罗林森:“呃……我看你在写的公式,好复杂的数学,我一个字也看不懂,你难道是学数学出身?”
唐宁:“数学只是一个工具……我连造船都有想法。”
罗林森大感兴趣:“是嘛,说来听听。”
唐宁:“基本上嘛,用钢替代铁,造的吨位更大,用纯蒸汽动力代替有帆的混合动力,更快更稳,用焊接法替代铆接,建造得更快。”
罗林森哈哈一笑:“你真的懂还是太超前,你说的这三个技术在我看来一个都不可行,钢的价格是铁的一倍都不止,增加那么一点吨位划算吗?吨位增加了,纯蒸汽动力就更不够用了,就算你造出更好的蒸汽机来。那个什么,焊接是什么东西?还真没听过。”
唐宁:“现在用的铆接目的是将两块铁板拼成一体,但事实上需要三块铁板,其中一块用来弥合铁板之间的缝隙,不可否认,这种技术先加热铆钉,到达白炽状态,之后以槌子敲进预先开凿好的洞口,使三块焊接成一体,其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但是这块多出来的铁板不仅浪费,而且不宜做得太厚,至少不能跟主板一样厚,这样造出来的船体其抗压能力是比较有限的。我要发明的焊接,是通过直接在两块钢板之间产生稳定的高达3000度以上的高温,将熔化的钢水填充到钢板的缝隙中去,这样造出来的船体几乎跟一次成型的一样可靠、节省。”
罗林森:“哦,听起来有点意思,无线电波的原理我是闻所未闻,但这个焊接我大概能理解,怎么能产生稳定的3000度的高温?”
唐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氧气中燃烧乙炔可以形成摄氏3300度的火焰,另一种是用高压经电产生电弧,这个更厉害,在电弧中心温度能达到一万度。”
罗林森:“这个……你是指在纯氧气中燃烧吗?这个纯氧的制备似乎很难,比你说的用钢替代铁更不可能。”
唐宁:“是啊,造船不愧是重工业,哪一项都是很难的工艺,高压电的产生更不容易。所以,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金钱,我还是老老实实把无线电报发明出来,看看能卖多少钱。”
第八章 印度洋
风浪起了!在海船上的第一个月是最难受的,没怎么坐过这种小破船的唐宁几乎怀疑自己小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研究什么费马大定理了。白天还好,晚上更难受,根本就睡不着,想吃安眠药,却找不到哪儿能提取这种物质。
现在他知道为什么达尔文经过小猎犬号勘探之旅之后身体变得多病积弱了。
挺过了最初的一个月,唐宁似乎基本适应了航海生活,整理费马大定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厄运降临到了每个人的头上,船上竟爆发了霍乱。
船上的医生忧心匆匆地来向船长报告时,罗林森和唐宁都在场。
在这个时代,霍乱可是不治之症,病人会爆发急x腹泻,严重者数小时之内脱水致命。致命率可接近20%,船上的水源、食品、卫生环境如此恶劣,情况更糟糕。更可怕的是不懂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意味着霍乱将蔓延到整艘船,而他们正航行在茫茫的印度洋之上,位于印度次大陆与中转站好望角的中间。
霍乱在世界各地的蔓延源自印度恒河三角洲的最初宿主,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可谓“自作孽不可活”。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巧就让唐宁碰上的原因。
还好,这种疾病虽然可怕,但懂得它的致病及致命原理之后就相当容易减缓症状和阻止蔓延,唐宁当下不动声se,回头便去制备“口服补液盐”。这个原理很简单,既然是失水而致命嘛,当然就要补充体液了。比较理想的补液盐应当含有氯化钠、氯化钾、柠檬酸钠、无水葡萄糖。
唐宁问医生借来注she器,抽了一点自己的血液来大致确定这几种成份的配比。万能的分子分离器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某一种分子,自然就能确定它们的配比。制备也简单,海水当中就有氯化钠、氯化钾,而船上有柠檬,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