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来历(1/2)
康熙年间,青山镇有个穷书生,名叫张远之。
古时交通不便,多以书信来往,故而张远之便是替人写信和作画为生。
而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本地商人乔氏之女,虽出身富裕,却不识字,一日便来找张远之帮忙,为外出经商的父亲,写一封信。
乔氏一边诉说,张远之便稍作润笔,写进信中。原来乔氏之母,最近病重,奈何当地没有良医,而自己又是女儿家,无法带母亲出山寻医,所以希望父亲早日归来,携母就医。
乔氏本是小家碧玉,张远之一见倾心,写完信,便言自己可以带乔母出山看病。
乔氏一听,甚是欣喜,她也曾求过家族中的人,但都是找各种理由搪塞拒绝,不想如今一个陌生人,反倒是主动帮忙。
次日,二人便携带乔母出外就医,半个月后,乔母病愈,三人方才返回。
这时乔氏的父亲早已经回到了青山镇,不见家中女眷,听人说是跟写信的穷秀才跑了,而且早已传的风言风语。
乔氏父亲见三人归来,怒不可止,责骂乔氏母女不守妇道,更是让张远之连乔家的大门都没进。
张远之未得感谢,反而被羞辱一通,心中虽有不快,但都不算什么。
此刻他心中只有乔氏,而这半月的相处,乔氏早已芳心暗许,私下授意张远之托媒提亲。
张远之花了点银子,请了媒婆,却被乔氏父亲一口拒绝,门不当户不对,并辱骂他穷酸秀才。
张远之问道:如何才能娶乔氏过门?
乔氏父亲冷笑:中了举人,八抬大轿。
张远之一口答应,乔氏父亲有点反悔,急忙加上限制期限为一年。
那秋闱(乡试,三年一次,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便在次年八月,乔氏父亲的意思很明白,张远之只有一次机会,错过就没了。
自此,张远之便停了写信作画的行当,专心读圣贤书,次年六月时,张远之便赴省城参加乡试,乔氏前来送别,将零星细软,皆交给张远之,作为路上的盘缠。
张远之许诺:待秋菊初开之时,便是我娶你之日。
不想好事多磨,乡试时,正巧张远之生病,作答文章并不理想,张远之以为必定名落孙山,感觉无望,作遗书一封,准备投崖以死谢乔氏之恩。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投崖时被一名道士所救。
道士听张远之将故事诉说完,为其卜上一卦,言其可中第。
果不其然,十日后,果真中了举人。
回乡之后,果真八抬大轿将乔氏娶回了家。
故事本是到这里很圆满的结束了,可是不想数年后,当地怪事连连。
先是几个月不下雨,整个青山镇颗粒无收,接着乔氏家族出现了一种怪病,浑身无力,气若游丝,不出几日便死去。
张远之的妻子,也患上了这种病,撒手离去,留下一对儿子。
张远之曾经得过道士相救,对黄老之术也有研究,心想如此怪异之事,怕是有东西作祟。故而他派人请了救他的道士前来帮忙。
道士言:如此怪异,怕是有旱魃出世。
何为旱魃,传言就是僵尸,出现时赤地千里。
而又是乔氏出现怪异,怕是这旱魃也与乔氏有关,而张远之也一直都知道,乔氏本就有竖葬的传统。
于是道士带众人来到乔氏祖坟地,发现山脚一偏僻处的祖坟,好像有盗洞,如今全是泥土,怕是有盗墓贼来过。
道士急忙让人将盗洞扩挖,没一会,就发现一具尸体,原来是盗墓贼挖洞的时候,不想塌方,将自己埋死在盗洞里。
众人将尸首拖出来,只见那盗墓贼好似刚死不久,并未腐烂,只是面色黝黑,好像中毒一样。
道士言:此乃尸变前兆,必须以火化之。
道士接着建议,此地不是寻常的地方,以后不要再葬于此。
但此后,乔氏的悲剧仍在继续,直至整个家族消亡。
道士不解,乃在此地闭关苦思数日,认为是此地风水已坏,便沐浴更衣,上祈天帝,拔罪经忏数日。
就是这样,也没能改变,别的家族开始出现病亡。
道士一声叹息,决定以死殉道,解决这场灾祸,同时让张远之将此地建为宗祠,世代供奉,不要再让外人误入此地。
后来张远之便在此建立了宗祠,还特别为道士画了一幅升仙图,算是慰藉,好在此图在动乱时得以保存,如今仍悬放在学校的仓库里。
这个故事,我以前听过前半部分,都是家人说与我,教育我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娶到老婆,才能出人头地。而后半段,是玄机师姐刚才说的。
她本就长的貌美,来镇上几日,那些学校里的青春期的男生,早就嗅到香味,玄机师姐出去买个菜,都能遇到一堆人搭讪。
所以几天时候,玄机师姐便从各个家族男生的闲言碎语的信息中,整理出了宗祠的来历。
听完玄机师姐说讲的故事,我心中不禁敬佩那位道士,舍己为人。
我有点后悔,不该跟玄机师姐他们说学校的事,如果再出现乔氏家族的悲剧,那我岂不是罪魁祸首。
今天是周六,晚上学校没人,我们翻过围墙,玄机师姐却带着我们向旁边的教学楼走去,我急忙问道:“我们的目标不是那台阶上的宗祠吗?”
玄机师姐解释道:“我们需要先看一下张远之为道士画的升仙图,看他装束,这样我们才知道是哪个派别,对于他设置的道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