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第344章 破解(1/2)
人的一生总是面临着各种选择,对于关吉玉这位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的“留洋派”来说,在过去的两年间,他可说面临过数次选择。
第一次是他在民国21年学成归国后,于财政任职后,被派往天津统税查验所任查验员,而在次年晋升查验所所长时,他又面临着一个选择,是任天津统税查验所所长,还是前往邯郸任北方公司新区统税查验所所长一职,与前者的常设不同,新区查验所不过只是一家“特设单位”,最终在思索月余之后,他选择了后者。
而在作出那个选择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在以后,他会面临着另一个选择,另一个完全影响其人生走向的选择,两个月前,邯彰专区成立的同时,在需要任命一名专区财政科长时,管明棠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公司内部人财政经济专家,而是关吉玉这位绝不属于其阵营内的政府官员。
而对于关吉玉这位“中央官员”来说,此时他却面临着多个选择,一是出任专区统税查验所所长,一是前往庐山军官教育团任经济教员,三是出任专员公署财政科长,这可以说是一个极难做出的选择,但与上次选择不同,他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做出了选择,接受管明棠的邀请出任专员公署财政科长。
钱!
几乎从邯彰专区刚一成立,钱的问题,便成为困扰专区最大的问题,而最终,几乎所有的财政问题都挤到了关吉玉这位专员公署财政科长的面前,作为财政科长关吉玉必须要解决专区面临的财政问题。
与其它专区或者县不同,财政不足可以申请省政府补贴,但对于初时便反对建立这一跨省专区的河北、河南两省政府来说,绝不可能提供那怕一分钱的补贴,更不可能免除应缴纳两省的税收。
“钱啊!”
每天,在进入办公室的时候,看着报表上那逐渐攀升的财政赤字,关吉玉便只觉一阵头痛。
签字笔的不锈钢笔尖在纸张上划动的同时,关吉玉知道,在邯彰专区的财政赤字上又增加了五十万元的财政赤字。
可是这笔钱,专员公署不能不出,这五十万元是专员公署划出的第一笔教育经费,其中三十万元是教育硬件投资——在专区所属12县乡村兴建100所初级小学、50所高级小学、24所初级中学,至于另外二十万元,则是聘请教员的开支。
与过去的学校不同,这174所学校是专员推行的《邯彰行政督察专区强制义务教育条令》中的一部分,与过去国内普遍的义务教育仅初小部分可达到高小不同,包括初级中学在内实施完全义务教育,学校不仅免除学费,而还提供免费课本,可以说仅此一项,专区就赶在了全国各地区之前,但是……财政负担。
“钱!得想个办法啊!”
在签出那笔教育经费之后,坐在办公室中,看着应专员公署的发展规划制定的那笔庞大的财政预算,关吉玉的眉头紧皱着,作为专员公署的财政科长,他比谁都清楚这笔庞大的财政预算意味着什么。
其所意味的并不仅仅只是财政负担,而是财政破产,甚至其中的一项,便足拖垮整个专区的财政。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当前上海每年人均初等教育经费1。18元,仅次于南京1。21元,为全国第二;上海平均每人担负的中等教育费为1。21元,仅次于北平1。56元,也为全国第二,而现在专区所属河南部分人均初等教育费为0。15元,而河北部分人均0。31元,而中等教育,河南部分为0。06元,河北部分为0。12元,即便以此为例,以当前专区所属412万人口中,欲实现中小学教育支出保持接近上海水平,仅此一项即需1000万元经费……”
手中拿着详细的表格,关吉玉一张表格一张表格的将事实摆在专员的面前,作财政科长他绝不能接受现在专区所谓的“积极财政”,在他看来这那里是“积极财政”,根本就是“不问家底”。
“而反观全区的税收呢,当前田赋占全区财政收入60,而全区耕地不过1532万亩,每亩田赋包括附各类附加额应为0。1826元,年入279万元,而其中30上缴中央国库、30上缴省库,而另据行政院行政令,专区初建需经费三年免缴中央国库,即便如此,田赋所得不过200万元……”
在一张详列着专区各种税收额的表格上,管明棠可以清楚的看到实收、上缴各种支出,而最终落到专区手中的不过只有三百余万元,这便是专区实际的财政情况,而在这里新区“贡献”了170余万元。
“即便是想方设法的赖掉应缴省库部分,亦不过只有465万余元……”
放下手中的厚厚的一叠表格,关吉玉望着专员似无能为力的耸耸肩。
“可现在呢?按照专区制定的计划,明年,教育亦需要1850万元,民团需要350万元,水利及公路基建需320万元,再加之行政、医疗支出,明年专区的实际预算将超过2500万元,专员,这差出的2000万,从什么地方来?”
面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管明棠沉默了,看着林林总总高达2500万元的开支,管明棠的眉头紧皱着,手指不时的轻击着桌面。
“专区农业合作社明年可以上缴多少利润?”
专区农业合作社是在借鉴邹平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与邹平的吸引农民加入不同,在专区实施的是行政命令的加入,现在已经“发展”二十万户农民加入合作社,而合作社除去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