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岁在甲子(1/2)
汉光和七年,公元一八四年(甲子年)正月初五。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已经过了两年多了。
经过这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刘飞治下北疆(雁门、云中、五原)三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法。
从军事方面讲,刘飞的治下的从一个郡变成了三个郡,刘飞派赵云镇守云中郡,李靖(招贤馆出品,刘飞手下唯一的完美级别军事人才,军事才华参考大唐名将李靖,年纪三十二岁,因此刘飞才让他用李靖的名字,字药师)镇守五原郡,因为刘飞实行的是军政分离政策,他们二人只管军事,政务都有其他的人处理,那两个郡守都是招贤馆创造出的高级政务人才,分别叫郭贤和徐方。
赵云是去年出师的,他四岁开始习武,练习基础枪法部分昼夜练习了十年,接下来两年将童渊的百鸟朝凤枪绝技融会贯通,在刘飞的邀请和童渊的授意下投效刘飞,童渊告诉赵云,他能教的都教了,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领悟,战阵是磨砺人的最好场所。刘飞对赵云很是喜爱,初次相见便送了赵云一把豪龙胆、一套银龙铠甲和追风(白凰)马,豪龙胆和追风是刘飞用功勋值从系统商城兑换的,银龙铠甲是那年刘飞将飞云山庄从涅槃谷搬迁到阴馆途中,在歠仇水畔,一头白色蛟龙拦住刘飞等人去路,刘飞与蛟龙交涉不果,又得知蛟龙为恶多年,一怒之下将蛟龙斩杀,才得到了这副银龙铠甲,刘飞做过测试,这副铠甲防御力极强,却十分轻便,很适合赵云(敏捷型武将)。赵云得了刘飞的厚赠,又知道刘飞是自己兄长的救命恩人,所以对刘飞十分感激,誓死相报。
现在整个北疆三郡拥有人口四十万,雁门郡最多,有近三十万人。情报人员暗影卫和狻猊铁骑不算,刘飞手*有三万精兵,其中疾风营(弓骑兵)五千人,飞虎营(重骑兵)一千人,神箭营(弓箭手、弩手、重弩手等)一万二千人,神机营(投石车、弩车等)三千人,龙骧营(轻步兵)两千人,玄武营(重步兵、刀盾兵)五千人,另有治安军(主要由赵风掌管的行政执法部队)一千人,赵云亲卫兵五百人,李靖亲卫兵五百人。有了这些部队的镇守,再加上刘飞的威名,鲜卑、南匈奴等族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两年,金翅还收了一帮小弟,都是草原上的雄鹰,被金翅治理的服服帖帖的,用来传递消息,当信使使用。
从百姓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衣、食、住、行。
衣:刘飞治下多蓄养牛羊,刘飞又开设制衣厂,又利用先进的流水线作业法,将牛皮、羊毛等加工制成各种各样的衣物,这种衣服极端有利于保暖,在北疆这样的寒冷区域广受欢迎。除此之外,刘飞还专门设立了养蚕场,生产蚕丝制作丝绸衣服,由于生产方式先进,所以成本极低(虽然还是比麻衣成本高),因此很受欢迎。有人也许会问,刘飞设置这么多工厂,工人哪里来,其实刘飞制衣厂和养蚕场的主要工人就是刘飞治下的百姓,准确的说是妇人,因为刘飞治下的农业生产工具先进(使用了很多铁制农具),所以生产力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不是那么大了,而且刘飞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治下青壮不少,这也就使得家庭中妇人的事情比较少,才有时间出来做工。
食:一年的时间,不管是那些有怀疑的还是不曾对刘飞怀疑的百姓都相信了,刘飞给的玉米、土豆、马铃薯等作物的种子(从系统商城购买的)产量确实高,不,应该说极高。最初的时候,要不是因为刘飞强制性的推行种植这些农作物,哪有现在这些百姓的丰收喜悦,现在可以说每家每户都有几年的余粮。不但温饱解决了,而且还能经常吃肉,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现在两郡的百姓无不念着刘飞的好,就差点立生祠了。百姓丰收,刘飞高价收购这些粮食,百姓手中便有了余钱,有钱了就会买东西,刘飞旗下的工厂作坊的产品就是这么卖出去的。
住:汉代百姓,住宿简单,高档的就是木制房屋了,大部分百姓都是土坯房甚至是茅舍,刘飞早就致力于这方面的改造,首先就是烧砖,一块块红砖、黑瓦在石灰(汉代称为白)的作用下,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成为了云中雁门两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每一栋砖瓦房中都有石炕,石炕有烟囱排烟,既保暖又安全,这也是出于北疆天气寒冷的考虑,解决了百姓过冬困难的问题。
行:北方少雨,但也不是没有,每到下雨的时候道路难行,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古代的道路好一点的有驰道,那是秦始皇派人修筑的,道路坚固是没错,但不是所有人都走的道的,因为全天下也就那么几条。差一点的就是青石路了,青石路虽好,但是不够平坦,车马难行,刘飞从穿越后就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建立飞云山庄之后,一直在尝试烧制水泥,经过多年的努力,无数次尝试,总算将水泥烧制成功了。刘飞首先想到的就是将水泥修路,平坦宽阔的道路,在现代建筑修路,都是要利用钢铁,但在汉代,钢铁属于战略物资,官府实行管制,原本就奇缺,刘飞显然没有这么财大气粗,所以刘飞想了个方法,就是利用竹子来代替钢铁,只有在修筑桥梁等铁定设施的时候,才会安放钢筋,当然,对于桥梁,刘飞想到的是石桥,因为石桥的坚固性和实用性都不比水泥桥梁差,刘飞可是记得,赵州桥就是石拱桥,几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