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五 退让(下)(1/3)
孟聚心下一凛,却听柳空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公爷知道,太保近期怕是要跟朝廷对上了,但因为叶家的立场,这件事我们是不方便帮忙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小女子还是叶家的其他暝觉师,这次都没办法参战。我们的为难之处,还希望太保您能体谅。”
“我能理解叶家的立场,你们不帮我,这没问题,但叶家的暝觉师会不会站在朝廷一边呢?”
“这点也请太保放心,这样的事,决计不会发生——其实太保您应该能看出,在您与朝廷的争端中,我们叶家其实是偏向您这边的。”
孟聚轻嘘出一口气:“只要你们两不相帮,那我就放心了。”
~~~~~~~~~~~~~~~~~~~~~~~
游说好叶家,安顿好家眷,孟聚已做好了全面开打的准备,但为了师出有名,他还是委托文先生起草了一份向朝廷的交涉文书——说得更正规点,叫奏章。
为了写这份奏章,文先生花了两个时辰,写了足足三页纸。奏章里,文先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个事实:从去年起,东平军的将士们就一直战斗在对抗叛军的第一线上,为了保卫大魏社稷,将士们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殊功。而朝廷这样粗暴地对待有功之臣,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公平的,那些为朝廷立下血马功勋的将士们为此悲愤不已——看到文先生兜了半天圈子还绕不到正题上,孟聚等得不耐烦。
他干脆抢过文先生的上上龙飞凤舞地写上一行字:“朝廷无端杀伤有功军将,掳我军将,三军将士心系同袍,皆为同仇,军心鼎沸,秩序荡然,全军上下已于剧变边缘。微臣正竭力弹压。但朝廷倘不能在明ri午时前交出作案凶徒,微臣亦恐无力承担治安之责,届时倘士卒暴走,惊变横生,其责不在微臣也!”
写完了,孟聚把笔一掷:“就这样!”
看着这些杀气腾腾的语句,文先生只有无奈地苦笑。
送信的任务,孟聚派遣的是中营文书参军陆仁嘉——没错。就是楚南府的那个致仕老京官的儿子。为防朝廷恼羞之下出手扣人,孟聚叮嘱那小伙子:“去了那边放机灵点,不要跟他们废话那么多,把文书搁下就走人,腿脚利索点,溜得快点。”
陆参军吃了一惊,他说:“镇督,行营无端肇事,伤我将士,此事是朝廷理亏在先。天下是非自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下官既然奉命前去行营交涉。倘有机会面圣,下官那自然要跟陛下和众位大臣据理力争,好好分辩,为我东平军争回一个公道来!这样来去匆匆,倒像我们理亏似的,下官实在难以理解。”
孟聚笑而不语——老子活了两辈子,还真没听过哪个公道是靠舌头争得回来的。你小子也就现在敢吹牛罢了。真要看过手上的这份奏章,不要说去跟慕容破吵架了,估计你连信都不敢送了。半道就弃官跑路了。
~~~~~~~~~~~~~~~~~~~~~~~
正如孟聚预料的那样,东平军的奏章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太子太保、东平大都督孟聚勒令朝廷在一天之内交出杀害东平军将校的一众凶手,这份杀气腾腾的奏章,震撼朝野。
为此,皇帝慕容破紧急召集众臣开会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大多数朝臣都认为,东平大都督这封措辞强硬的信函无非虚言恫吓罢了,因为如今大逆已除,四海升平,朝廷正是拔剑四望心茫茫的时候,数十万雄兵猛将正愁无用武之地呢,朝臣们不相信,在这时候有哪个地方镇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王师对抗。如果说在拓跋雄覆没以前,东平军还能给朝廷造成一定威胁的话,现在那个时机已经过去了,东平军只剩一支孤军,已经不复再对朝廷构成威胁了。
后军第二镇的轩文科总管更是言之有物地给众人分析利害:东平军在安平城中的兵马不过区区三万来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收编的叛军残部,战力和忠诚都是存疑的。而朝廷全力以赴的话,能动员四十万以上的兵马,光是现在集结在安平城正面的jing锐兵马就有十五万人,是孟聚兵力的五倍之多,双方兵马的规模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根据以上事实,轩文科铿锵有力地得出结论:“陛下,微臣敢断言:除非是孟聚疯了,他才敢主动挑衅朝廷。”
自从接到孟聚的战书,皇帝慕容破心头就一直笼罩着浓重的yin影,眼看朝臣们如此众口一词,皆是保证孟聚不敢造次,他的焦虑稍为舒缓。这时,他注意到,兵部尚书慕容淮一直不曾开口,而是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
“老尚书,爱卿对此事有何见解呢?”
望着皇帝和众臣,慕容淮目光闪烁。他低头道:“有劳陛下垂询,微臣只是觉得,既然孟太保已有jing告,我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王师还是要做些提防比较好。”
“老尚书持重谨慎,所言甚是,朕这就下令各部兵马加强戒备,以防孟太保偷袭。”
“陛下圣明,微臣斗胆建议陛下,既然北逆拓跋已经伏诛,大军驻留于此已无意义。陛下离京ri久,洛京臣民皆思念圣颜,也该是班师返京的时候了。”
大帐中顿时静了下来,皇帝慕容破眯起了眼睛:“老尚书,在这里的,都是朕的股肱心腹,有什么话,你不妨详细说来,无须顾忌。”
望着皇帝咄咄逼人的眼神,慕容淮心中暗叹:偌大的朝廷,不可能全是蠢人,这点事情都看不到,只是大家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罢了。罢了,有些话,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