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拒绝(1/2)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长辈,朱三婶觉得这兄弟姐妹五个怪可怜的。
她这一次也没空手来,拿着五个高粱面窝头,过去放在馍筐里,稍稍吃了一惊。
因为她并未想到,那馍筐竟然是个崭新的。
迟疑了一下,她问:“这是……谁给做的?”
叔毓把小胸脯一挺,十分骄傲,“我家长姐啊!”
朱三婶难以置信地看着元宁,印象里这姑娘也不是特别能干啊,怎么七哥七嫂走了之后变得这么能干?
不过转念又一想,穷人您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这五个又不肯分开,作为老大的元宁自然是要什么都学着做起来了。
她心中轻叹一声,当初还想着把叔毓收养了呢……目光落在叔毓身上,看到他好似长高也长胖了一些,还有些纳闷,嘴里却还在下意识地说:“你们快吃吧……趁热。”
叔毓抿了抿唇,想要说什么,却被仲灵拉了下袖子,忙闭了嘴。
仲灵一脸天真问道:“三婶,你有空能不能帮我们做两件衣裳,我长姐和我大哥的衣裳都破得不能补了。”
朱三婶一口答应下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你们有布吗?
后面这一句她没问出口,觉得伤人。
仲灵跑进屋子里拿了两块连缀好的布头出来,“三婶你看看,够不够?”
朱三婶更为惊讶,“这是……哪儿来的?”
元宁把话接了过去,“是我买的,前儿我不是和伯钟去把地里种的苎麻卖了么?得了几个钱,想着我们几个的衣裳都短了,这才想起来卖点布,整的买不起,成衣铺里有这样的边角料,论斤卖,我就买了点。”
乡下人穿的衣裳要么就是自己纺织的土布,要么就是去买的布头拼凑起来的,谁家能有那个闲钱去扯布?
所以朱三婶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招手把伯钟叫到身边,用手量了量,心里就有数了,还跟他们说:“我稍微多留出来点余地,就算是你来年长个子了,还能穿。
“大丫,我先给你做一件衫子穿吧,这点布勉强能够。就是三婶手艺有限,你别嫌寒碜。”
元宁忙道:“那哪儿能呢!三婶肯帮忙,我已经很感激了。不过,还是先紧着弟弟妹妹们做吧,我不着急,我娘的衣裳我凑和还能穿呢。”
朱三婶看了看她身上明显不合身的衣裳,叹了口气,吩咐仲灵:“你去拿针线过来。大丫,你换一件衣裳去,我给你改改。”挺大的姑娘了,穿着不合身的衣裳出去,会被人笑的。
有人帮忙,元宁自然是求之不得的,起身把季秀放在小车里,进屋换衣裳。
朱三婶这才注意到那小车,好奇走过去看了看,上下摸了摸,“这是谁做的?还能动?可真好!”
叔毓在边上看着妹妹,满脸的自豪,“是我长姐做的!”
朱三婶瞪大了眼睛,“大丫还有这能耐呢?”想不到啊想不到。
叔毓不乐意地道:“三婶,我长姐有名字,不要叫大丫了,外头大丫那么多!”
村子里头没有正式名字的女孩子太多了,光是姓张的就能找出来五六个大丫,更不要说加上别的姓氏的,那就更多了。
朱三婶愣了愣,呆呆问道:“不叫大丫叫啥?”
“我长姐叫元宁,朱元宁,我大哥叫伯钟,”小叔毓嗓门亮堂堂,把自家兄弟姐妹五个的名字挨个儿报了一遍,自豪地道,“怎么样,好听吧?”
朱三婶嘴巴张大,半天合不上,恍惚记得谁说过这五个孩子自己给自己起了名儿,她还没放在心上,如今一听,好像都挺好听的?也不像是乡下人能起出来的名字。
四邻八乡问一问,男的就是这个牛那个壮,要不就是虎子大树,女的就更简单了花呀巧呀枝呀的,要么就是几妞几丫。
半晌,仲灵和元宁都已经把针线和旧衣裳拿给她了,她才问道:“谁给你们起的名字?”
元宁轻咳一声,“这个啊,我请冯师爷帮忙给起的。要不然,你说我们这啥也不懂的,能起出来什么好名儿?”
叔毓原本是要说实话的,可听长姐这么一说,又赶紧闭紧了嘴巴。看着元宁和朱三婶说话,自己推着小车走开了。
朱三婶檐角的余光看着那小车,底下还有轮子呢?这样推着走动起来,跟移动的摇篮似的,小娃娃睡在里头应该还挺舒服的。
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问:“大丫……”
“元宁。”元宁微笑着提醒。
“哦。”朱三婶呆呆应了一声,却又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
元宁看她眼睛不住往小车上瞟,便道:“三婶是想问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朱三婶这才醒过神来,忙不迭点头。
元宁笑笑,“我自己做的。季秀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沉,我和伯钟每天在外忙活着,都顾不上她,仲灵和叔毓力气小,抱不动她,我就琢磨着该怎么给他们减轻负担,还让季秀舒服。
“想了好久,才想到做个小车。咱们乡下,木头都是现成的,拼拼凑凑,也就做出来了。”
朱三婶啧啧称赞:“元宁啊,你可真是个聪明孩子!”这要是个男孩儿,还能做个手艺人,可惜了……
朱三婶针线活十分干净利落一边说着话就把衣裳给改好了,拿去给元宁,“你试试看。”
元宁在身上比划了几下,“嗯,挺好的,谢谢你啊三婶。”
朱三婶叮嘱,“往后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跟三婶说,能帮的三婶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