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射之射(1/2)
“可曾知礼了?”
长扬峰顶,知礼堂前,清风徐徐,少年仗剑。
负责教授魏笠等人剑法的,是一名年过花甲的长扬峰执剑长老。
老者姓庚,名唤元庆,道号解真,乃是长扬峰掌峰真人解咏的师弟,是陆北辞、魏笠等一众人的师叔。
在晨时礼课,魏笠大致知道了一些在桃山的规矩。这一般的桃山弟子啊,在山门内走动一律只能佩带木剑,若是在寻常场合下,对同门弟子面前露出锋芒,不管是有意无意,那都是要负大责任的。
而所谓执剑长老,除了传功授业,能够所持青锋,这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种象征,代表桃山的中坚力量。
既然有执剑长老,相对的自然也会有执剑弟子,执剑弟子大多是修炼了三年以上,在龙门境欲跃将跃的师兄师姐,每到这个时候,弟子们就得到一次为期一年,行走天下的机会,从而为师门事务各处奔走,砥砺修为,若是回到山来,境界提升,那么方可在山中执剑,而剑呢,大多都会藏于匣内,意为“藏锋”。
解真真人虽有老状,但精神异常饱满,看眼前少年们统一回礼后,才道:“可知为何持剑?”
陆北辞在旁静立观察,他之前引老人过来介绍给众人后,就没打算离开,想是为了考察众师弟的武课天赋,为日后礼课的因材施教而做好准备。
果然是最怕什么来什么,魏笠面上一副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其实私底下手心冒汗,心中打颤。
那解真长老环顾众人,眼神如鹰,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慈眉善目,等了片刻,无人应答,就在他下一秒开口之前,一人挺身而出,使完一礼,道:“长老……”
这人当然不可能是魏笠,他躲还来不及呢,见有人及时出来,不免暗道好运。
那人继续道:“弟子戚舞阳,谶言为壮志乘云,长老问弟子因何持剑,弟子认为,应为胸中之志。”
解真长老反问道:“何志?”
戚舞阳回答,“家道中落,吾辈当兴。”
解真长老一语勘破,“小了,当不起这谶。”
那叫戚舞阳少年握紧拳头,“惟愿百尺竿头,出类拔萃。”
解真长老又驳,“虚了,老实说来。”
就单凭这两句短短的话,戚舞阳听得竟有些恍惚,他看着手里的木剑,骤然抬头,语气冷冽道:“外门凌辱,欺我少年,常言道莫欺少年穷!弟子学剑,就为讲理!”
解真长老,微一挑眉,“何理?”
戚舞阳昂首坚定道:“先礼后兵,礼是桃山之礼,兵是桃山之兵。”
“若不成?”
“便不讲道理!”
解真长老展眉一笑,“好一个不讲道理,只是戾气太重,尚需磨砺,不过当得乘云之语,退下吧。”
戚舞阳回到人群中,感受到来自其余人等复杂的视线,深吸一口气,颔首默然不语。
魏笠心中感叹,这戚舞阳一语双关,将‘理’说成了‘礼’,而且自己是听过陆师兄唱过那首《桃山持剑歌》的。
那最后一句“唯持桃山之剑,挟有千秋风骨直脊梁”暗自契合了戚舞阳的自身遭遇,用桃山的做事准则处理了自己的问题,当真是回答的妙极,怪不得解真长老不计较他的语气唐突。
若换了自己,该如何作答呢?
“你们山下所得谶语,所破心障,所摘桃枝均是映照了你们来日的修行机缘,但这并非全部,须做到笃志明理、躬行求真方得始终。”解真老人言罢,就见两个弟子从远方推来一架木车,哗啦一倒,将木车中装着的东西倾泻一地。
众人一看,竟是有一张张的长弓!
解真长老道:“一人一把,一字排开。”
弟子们按照吩咐,取过木弓。
魏笠见解真长老不在问及旁人,松了一口后拉了拉弓弦,心生疑窦,这没箭怎么……莫非……
他几乎是下意识想到了自己背后的木剑。
“张弓、搭剑、蹲马、拉满弦!”
众人反应过来,两腿马步左右一下,右臂使劲一拉,只听“滋滋”一声,弓弦张开,魏笠没想到这弓如此难以拉开,也不知是多少磅的,他的右手感到一阵吃力,开始轻微颤抖。
不仅如此,还有一点非常尴尬,就是他的那柄丑奴儿就半截手臂长短,一般长剑按三尺来算,也就七十厘米多,他这把,顶多四十,这长弓分明是为了搭剑而特意改良过的,你说把弦拉满吧,剑离弓身还差上两三公分,剑头没了依靠,在眼前左右晃荡;你说为了好调整搭上弓,拉弦松一点吧,魏笠又不敢……
解真长老走过魏笠身前时“嗯”了一声,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见魏笠在这一松一紧之间两难时,蹙起眉头,道了一句。
“拉满。”
如此,才解决了这个两难的问题。
“若在别峰,此时应是教你们劈、刺、点,撩、崩、截、抹等用剑基础,这些,日后你们定然会学,但我长扬峰与别峰的用剑法门不同,有‘抱月扑阳,驭剑逐风’之称,今日就让你们体会何为桃山剑道中的‘扬剑式’。”解真长老说完,朝旁呼道:“北辞!”
陆北辞大步上前,“弟子在!”
“起剑!”
“是!”
陆北辞来到师弟们的正前方,此刻已经有几个弟子的手脚抖动不止,眼看马上就要松懈下来,就听那解真长老大喝:“都站好了!”
顿时,几人又死撑住一口气,心中只求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