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相似(2/2)
来越完美,她就越觉得一定没这么简单,事情本来的面目说不定大相径庭。半途遇到赵员外的事情,到底是别人安排好的巧合,还是她想多了?只是纯粹的巧合?
更让她耿耿于怀的是这些证据的真假,尤其是那封亲笔书。
赵大,按照她的了解,不过一个酒囊饭袋,从他羞辱人的手段,就看得出为人躁狂,没有多少脑子。
方四囿于过往的经历,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主观感情——对赵大天然仇视,同情赵温纶的处境。
但她却更倾向于赵大说的是真的,他没有那个脑子反其道而行,策划出一副被诬陷的模样。
倒是赵温纶,饱经磨难,心智应该异于常人才对,方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赵大说的是真的,赵温纶伪造了这些证据……
他背后必然站着一个更深不可测的人物,否则,以赵温纶的财力和人脉,不足以请到这么厉害的刺客,也不可能买到这么多的箭毒木。若是他真的有这般财力和人脉,何至于被欺辱至此?
所以,现在只需验一验大理寺的那具尸体到底是不是赵温纶!毕竟,能够隐忍多年、制造这样一个杀局的人不会这么容易死的,就算死,也不会用这么笨的办法。
郭知宜有一种预感,赵温纶没有死。
但这样一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又摆在了郭知宜面前。
赵温纶背后的人为什么刺杀她呢?
寻仇?图财?贪色?
因为她的身份?
还是说……
郭知宜脑海中忽然涌现一个可怕的猜测——
这个人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她,而是赵正谊。
她恍然发觉,眼前的场景和几个月之前竟是惊人的相似!
那时,祖父和父亲正在北境征战,新上位的隐帝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了在京中的郭家全家;
这次,赵俊在河东对抗刘株,赵俊的侄子赵正谊却在京中蹊跷地背上了一身罪名。而且,赵正谊和她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这罪名……在赵俊看来,岂不是赤裸裸的欲加之罪!
想到这里,郭知宜惊出了一身冷汗。
状态提示: 第八十二章 相似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