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征地谜团(1/2)
转眼间,骆河村的纵火案事件已到第二天,向北一直待在新城酒店,一方面,骆河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设在了这里,相关部门每天会召开一次媒体通气会或者发布会,这对媒体报道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新城酒店集中了全国大大小小数十家媒体,向北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采访方向。再者,自己查找资料的同时,也能跟其他同行分享线索。
按照报社安排,向北已经完成了两条稿件,把纵火案的始末做了详尽梳理,也有深度分析,第一阶段报道算是完成了任务。然而,向北发现,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谜团浮出水面,整个案件也变得扑朔迷离。
种种迹象表明,骆河纵火案不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如果继续深挖,骆河村征地项目必然牵连其中。如此看来,坊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向北决定再去一趟骆河村。
罗方伊在医院采访碰壁后,按照向北的安排来到新城酒店会合。两人各开一间房,刚好是对门。
这天早饭时间,向北敲开罗方伊的房门。罗方伊正在洗漱,湿漉漉的头发、没有任何粉饰的眼睛和嘴唇。这样一看,反而更有几分清秀可人。
“你昨天表现不错,提供的信息很有用。吃了早饭咱们去一趟骆河村。这次,咱们要调查征地的事情。”
“有新的线索?”罗方伊一边说,一边用毛巾擦拭湿漉漉的头发。
“不好说,有些疑问只有到了现场才能解开。很多时候,新闻就是在不断深入采访中挖掘到的。”
自助早餐在酒店一楼,两人简单吃了几口,驾车来到骆河村。走进村子,向北发现气氛跟两天前又有很多不同。
这次,村民们似乎不再躲着藏着。在村里的一个丁字路口,他们远远看见聚集了一群村民,乌泱泱一片。向北一打听,是村民围堵了骆河村项目指挥部的两名工作人员,怀疑他们到村里了解大家的最新状况,动员村民配合征地工作。
“看来骆河村的气氛确实很紧张。”罗方伊嘟着小嘴,“对了,师父,纵火案的亲历者,昨天采访顺利吗?”
“伤者叫骆安海,本来采访有难度,后来我试了些小办法,他主动给我打了电话,把案发经过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关于案件背后的问题,他也说不清,不过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名字——骆景晨,也许这个人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向北说道,语气颇为自豪得意。
“骆景晨?这名字好熟悉。哦,我想起来了,胖冬跟我提起过他,据说他在骆家威信很高。”
“是吗?怪不得骆安海叫他叔。对了,胖冬是谁?”
“是我在医院采访时认识的朋友,跟咱们是同行。”
在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也聚集着几十个村民。两人凑近一看,一个头发花白的精瘦男子站在电动三轮车上喊话:
“这次火灾,会调查清楚的,大家不要担心,也不能随意造谣生事!这个事咱们先不说。关于征地补偿的事,我跟大伙儿说道说道。大家都听说了吧,有一笔17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收益还没有发到咱们手里。为什么呢?因为村民之间有分歧!有人说这笔钱应该分给每一户;有人认为要放在村里集中管理,因为农民不会理财,这钱放在大家手里,用不了几年就花光了。你们赞成哪一个?”
精瘦男子语速适中、铿锵有力,说完话,又用目光扫视一圈,拿起泛黄的塑料杯,拧开盖子,喝一口茶。海贼ol
“你们来了两天了吧。”
“纵火案一发生,我们就赶来了。”向北语气淡定,但内心有些意外,这人对自己的行踪如此熟悉?
“去了案发现场,来了村里,医院也去了,你们还真是用心。”骆景晨说。
“这都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我们的职责。”
“你们应该也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吧。”骆景晨不紧不慢地说道。
“都是些零碎的信息。”向北说。
“村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许昌林不知去向,村子里的事我必须要担起来。大伙不能没了主心骨。”
骆景晨放下杯子,将骆河村征地的原委道出。向北结合其他村民提供的信息,逐渐还原了骆河村征地矛盾的脉络:
骆河村有约200亩地被征用,其中有130多亩是村民的口粮田,涉及村民80多户、三四百口子人。对于年初开始的征地一事,很多村民表示并不知情——既没有下发通知,也没有召开大会。
大概半年前,村里来了一伙陌生人,将被征收农田里的农作物推倒,并围上围挡,甚至与村民产生推搡。此时大家才明白,骆河村的项目已经在推进当中。
对于征地补偿的意见不一,让村民之间产生分歧。按照骆景晨的说法。河东市拨付的土地安置补偿费是700万元。这笔钱的其中一个用处,是80多户被征地农民的口粮补助,每亩每年一千多元。
此外,还有一笔17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收益。关于这笔钱如何分配,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分歧严重,按照村里的意见,这笔钱应该集体保管,通过理财投资,每年可以产生几十万元收益,定期给村民分红。虽然很多村民并不信任这一方案,最终还是实施了。而这也成为了此次纵火案的导火索。
“既然大家不同意,那么这个分配方案怎么通过的?又为何实施了呢?”向北觉得有些环节似乎对不上。按照他所掌握到的资料,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需要举行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