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河东“地震”(1/2)
向北还沉浸在三人世界的天伦之乐里。殊不知,他那篇关于骆河村征地矛盾的报道,不仅在网上炸开了锅,在现实世界,它的影响也已经迅速发酵。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开始普及以来,对于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尤其是在公众领域,任何事件都不再是被人随意操控的秘密。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它的贡献不亚于古代的四大发明。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让这种效应呈几何倍数放大。
在国内几大门户网站首页被推送后,这条新闻的评论量达到了数百万条,一度冲到了热搜榜的第一名位置。网友们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骆河村的个案。
那些多年来一直很敏感的话题像被点燃了引线,瞬间在互联网蔓延开来。河东,这个被网友讽刺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会城市,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并且被网友创造出新的流行语——你敢去河东走一遭吗?
对于河东市的领导班子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来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场舆情犹如被引爆的第二颗原子弹,足以撼动当地整个“生态系统”。按照常识,顶多三天,一个热点事件就可以从网民的视野里淡去,而这一次的骆河村事件,却可以一波接着一波被议论围堵!人们担心,如果再报道下去,会不会还有第三颗、第四颗原子弹从河东市上空掉下来!看来必须给公众一个交代!
此时的北江晚报社也很热闹。一大早,于崇明就被社长赵庆东叫到办公室。
“你看看这份文件!”赵庆东神情不悦,将文件甩到桌面。
于崇明神经猛地紧绷,心想,我的天呐,又出什么事了?!
“关于北江晚报社骆河村征地问题新闻报道的整改意见……”于崇明小声念着,“北江报业集团……”
“批评我们报道基调不正确,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责令我们认真检讨这次骆河村的报道,弥补错误!于崇明啊于崇明,你……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你是长了几个脑袋,一次次踩雷?!每次还都是我给你擦屁股!”赵庆东越说越激动,“你知不知道,你给我闯了多大的祸?!”
平时,媒体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行业。但实际上,地方媒体的每一篇报道都要慎之又慎。如果是宣传报道倒也罢了,如果报道偏离轨道,造成恶劣影响,那可是够媒体记者喝一壶的。
“赵社长……这……我……”于崇明顿时失语,浑身的汗毛都要炸立起来,“我也不知道会是这样啊,之前集团从来没有就骆河村的报道基调给出过意见啊。况且,从一开始相关报道都是向您直接请示的呀。”
要说业务能力,于崇明确实是拔尖儿的,但是情商却是负值。难怪大家私下里说,于崇明这个老家伙,有时候是装傻,有时候是真傻。
“你……”赵庆东被他这句怼得哑口无言,你小子,这是要把皮球踢回来?想到这里,赵庆东心中那团怒火终于彻底爆发,“你自己拉屎不脱裤子,你自己想办法打扫吧!”
不但明星有人设,每个人都有人设,一旦人设成立就很难改变。于崇明的人设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聪明带傻。即便是一些记者,跟他说话时偶尔也故意话中有话。官大一级压死人,赵庆东更是如此,指着于崇明的鼻子大骂之类的事情常常发生。溜上风尘
“有道理,”于崇明的脸色像是拨云见雾、恍然醒悟,“你小子脑子果然好使,这件事让你这么一分析,倒是清晰了不少。”
曲长国嘿嘿一笑:“于总,不是我脑子好使,主要是您还在气头上,没有从老赵那番话里跳出了。我这只是帮您梳理一下心情。不然,哪还轮得着我在这里瞎出主意。”
“那就这么办,你赶紧安排几个记者落实这些事。至于向北,公开批评就免了,不过单独谈话还是要有的。必须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
就在于崇明和曲长国就如何弥补报道“偏差”而一筹莫展时,一场问责风暴开始席卷河东。
向北这条稿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后不久,姜海波作为第一责任人被免职,另有任用;另有一些部门的负责人也被相继调查、问责。此外,那些被处理的科室负责人、街道办工作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稿子在全国引发如此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河东“地震”,这是向北没有想到的。他不知道发生这些事究竟是福还是祸。更让他想不通的是,于崇明和曲长国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找他。毕竟,他是这条新闻的第一作者,自然也就是报道的第一责任人,没有理由不找自己。向北最终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疑问,敲开了曲长国的办公室门。
“大向,坐。”
“领导,我找你是因为上次报道的事。”
“哪条报道?”
“骆河村的稿子。我听说,集团前几天发了文件。河东市的人员调整这么大。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我估计应该都跟这条稿子有关系吧。”
“看来报社里没有藏得住的秘密啊。你听到了什么消息?”曲长国错愕。
“消息倒是没有听到,不过我看这几天于总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尤其是见了我,像是见了仇人一样。傻子都能看出了出什么事了。”
“你还不知道老于吗,他就那样,什么事都挂在脸上。不过说实话,他是要我找你谈话的,但是都被我想办法推掉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想给你压力。没想到你自己主动找上来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