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魔国术)!(1/2)
当萧煊有了借鉴国术的念头之后,萧煊觉得自己也是休息足够了,便开始研究着自己修炼的问题来了。
于是,萧煊给猎妖师组织的王康打了电话,说起来,他也就和王康最为熟悉了。
“哦,是萧煊啊!国术?有啊,组织里都会修炼一些国术锻炼身体的,太极、形意、八卦、八极都有人修炼的。怎么?你也想修炼?”
“嗯,我想看看,能不能借鉴一些东西。”
“那行,我把一些资料给你传过来。都是一些比较详细的资料,还是很有用处的。”
“那谢谢王队长了。”
“不用谢。”
萧煊挂断电话之后便等在自己的电脑面前。随着现在的科技发展,一些拳术的资料也能利用电脑传了过来。
很快,王康便给萧煊用内部的通道传过了一个文件夹。
萧煊打开文件夹,发现不止是一些文字资料,而且还有各种图片和注释。
并没有在电脑上看,而是用旁边的打印机将所有的东西都打印出来,然后才一点一点的看起来。
首先,萧煊看的是太极拳。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汉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母亲河”。
洛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首先,是“河图洛书”,它与古文字紧密连系在一起,把洪荒‘蒙’昧的社会,推向了文明的阶梯。
河洛汇流,是一种自然现象。洛河水清,黄河水浊,两河‘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清浊分明、相互‘交’融变化的旋涡。
相传,汉族人文始祖伏羲看到河洛‘交’汇现象,依据“河图”、“洛书”信息,触发灵感,从而创造出了《易经》,产生了太极文化。所以,自古人称“天下太极出河洛”。
这是太极的来源,当然了,真实又是如何,萧煊不得而知。
资料之中对于太极拳的来源没有过多的介绍,那些东西去网上就能百度到。反倒是介绍了太极拳的拳理,以及一些打法和练法的架势。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蕴含八种劲力: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其实,这八种劲法中,掤劲是八劲之本。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称量;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皆藉其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劲不过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称。
“这国术内家太极拳确实和武侠之中的太极并不一样。虽然两者都叫一名,也包含于‘阴’阳两仪,但前者侧重于一种技法,以‘阴’化阳,技法‘阴’阳变化。而后者却侧重于自然‘阴’阳之道,更为广博,太极之力体现于内力之中要大于技法,连张三丰都说过用意不用力,而这其中的意,便是内力‘阴’阳的变化。以内力影响外界,当得武林顶尖武学。”
“不过,这国术内家太极拳因无内力支撑,到对于身体的潜力开发更为深刻一些。而且,我身体本就修习了密宗之《龙象般若功》,浑身筋骨之中蕴含真劲,这国术内家太极拳却是和其相得益彰啊!”
“如此,这国术内家太极拳配合身体素质,而古武之太极配合神魔之力,这两者同样不可缺失。且,这国术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肤浅,修炼下去也许又是全新的法‘门’。只是古人由于生命有限并不能继续修炼下去。”
萧煊又看到了这资料中的等级划分,明劲、暗劲、化劲和丹劲,更后面便语焉不详了。
接着,萧煊又看了形意拳,八卦掌和八极拳。
太极打法是中定之势,八卦是横走绕圈之势,形意便是直行直进,无‘花’俏之招法,走亦打,打亦走,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又如黄河之决堤,拳势勇猛,气势雄厚!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鸟台、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
八卦掌则是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
而八极拳则是其动作极为刚猛。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之特点。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暴发力极大。而
由于八极拳动作刚劲、朴实无华、发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萧煊认真的研读着王康送过来的资料,然后脑海之中细细思量。
“这些技法虽然只是普通人类修炼的,但只需要改变一下,却也是能够被我所习练。而且,总有一种感觉,以国术为基础,继续发展下去,也是一‘门’足以威震命运长河的功法。”
“这太极、形意、八卦、八极虽各有特点,但于我来说,并不是不能融为一体,只是需要‘花’费时间而已。融合这等技法,以‘肉’体衍生的真劲为源,并不失为神魔之战法!”
萧煊眼睛越来越亮,“神魔血统越往上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