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天师创道(1/2)
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住在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下来。
张道陵在山上结庐而居,筑坛炼丹,经三年而九天神丹炼成;龙虎出现,此山又称龙虎山。
六十多岁的张道陵,服下神丹,身体健如青壮年,后又得秘书以及驱鬼之术。为广传道术,他离开龙虎山,来到蜀郡的鹤鸣山。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太上老君于正月十五日降临,亲手授给他《洞极经》一部,三五都功玉印一枚,雌雄斩邪剑两把,还有二仪交泰冠、驱邪帔风、通天至简等物,要他推行正一盟威之道。
汉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张道陵带弟子王长和法具,到青城山,降服了六大魔王、八部鬼帅,山民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
因此,正一盟威又称为天师道。
张道陵在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卷,阐明天师道奥义,成为教众的行动纲领,尊奉老子为教祖,《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作了《老子想尔注》,他宣称:人君用道意来治国,国则太平;循道意而爱民,民即寿考;人法道义,便可长久,并以佐国扶命,养育群生为最高目标。
张道陵教区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为二十四治。
他规定教众需交五斗米供斋醮使用,世人因之称为五斗米道。
规定教众要信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除每年五月、腊月的吉日祭祀祖先,二月八日祭灶神外,不准祭其它的神,更不准胡乱行祭。
五斗米道规定:天师为全教区最高领导;初入道的称为鬼卒;能为道徒和病人作祈祷仪式的称为鬼吏和奸令;信仰确立并能讲授《道德经》的称为祭酒。祭酒负责主持一治教区的各项教务工作,直属天师领导,对天师负责。每年三会日(上会:正月初七;中会:七月七日;下会:十月十五日。三会又叫三元),教民齐集治所,听侯祭酒训导检查,聆听教区科律。
天师道的主要教义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五斗米道的尊神。
五斗米道教徒不能饮酒、食***盗。教徒必须在一定的时候到治所集会,听讲科禁威仪,回家向家人传达,共同遵守。”
“师父,五斗米道不是发源于四川鹤鸣山吗?”有个年青清脆的声音在问。
“张道陵死后,传其子张衡。张衡在汉中传道,到初平二年(191)到建安二十年(215)张衡的儿子张鲁占领汉中期间,方将五斗米道发展壮大。东汉末年,张鲁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的政权。汉中可以说是正一教的发源地。”
“师父,全真教北宗发源于户县,正一教是发源于汉中?”
“不仅如此。全真教紫阳派也称南宗,发源于陕南的紫阳县。”说到这里,那个苍老的声音忽然停住了。
“师父,他是不是醒过来了?”年青的声音在寻问。
“他早就醒了,现在还要接一会儿地气。”
“师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是不是来源于我们汉中?”
“汉中地区背靠秦岭,南面汉江,故称为汉中。早在周朝已有建制,至今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一人得到,鸡犬升天的典故来源于陈显远的《汉中碑石》。这通汉碑于1970年由城固调往西安,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唐公房举家飞升后,当地百姓建灵寿宫祭祀唐公房得道全家飞天。后改名为唐仙观,观址在城固县许家庙唐广初级中学内。”
“师父,这么说道教起源于我们陕西的终南山,对不对?”
“不错!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真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令人陶醉。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师父,为什么终南山会有那么多隐士?”
“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终南山是长江黄河分水岭,是我国地理气候的南北分界线,水源充沛,林木茂密,野果满山,四季分明,气候干燥,为山居生活提供了理想的客观环境。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如今,像终南山这样可以搭建茅蓬而无人干涉的现象,恐怕仅剩终南山了。”说着,拿出一张纸说:“你来看!”
燕玄虎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抓过纸就看。
在终南山修炼的著名人物有:
赐福镇宅圣君——钟馗(唐朝时陕西户县石井镇阿姑泉钟馗故里欢乐谷人)
天子之师——王九思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
全真圣祖——王重阳
文财神——刘海
武财神——赵公明
文史真人——尹喜
药王——孙思邈
仙家——汉钟离、吕洞宾、刘海蟾
华严宗师——杜顺
四皓公——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西周元勋——姜子牙
真正隐士——陶渊明
诗佛——王维
麻衣子——李和
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那崛多
中华高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丰刀石、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