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孙元化的震撼(1/2)
黎安明倒是没想到孙元化的关注点竟然在那些炉渣上,不过他还是笑了笑解释道:“这炉渣可是好东西,能用来生产一种很厉害的材料——水泥!”
“什么?水泥竟然是这炉渣生产的?”水泥孙元化是知道的,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炼钢的炉渣竟然能生产出水泥而已。
其实黎安明也是为了重复利用而已,这炉渣里有石灰石的残留,故而炉渣中含有大量的水泥成分,所以这些炉渣同样也能用来煅烧水泥,这样一来,比直接用石灰石烧制水泥,更能节省不少矿石,不然这炉渣丢弃了也可惜。
这个时代的矿石本就不好开采,能重复利用黎安明当然不会放过。
不过水泥的配方和制造方法黎安明是不会给孙元化的,他知道了,必然会用到辽东战场上去,而到了辽东,建奴也就知道了,这是黎安明不想看到的。
如果不出意外,他敬献给朝廷的燧发枪技术,用不了多久,恐怕就会到达辽东方面的建奴的手里。不过黎安明也不在意,大不了让朝廷和建奴在辽东战场上对射呗,这样也能把朝廷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辽东,好方便他在西南的行事。
看了一会儿,孙元化拿起一把锄头看了看,说道:“黎公子,你这里的钢铁比工部的要好上不少啊,这还是民用的。”
黎安明闻言撇了撇嘴,说道:“孙先生,据在下所知,民办的炼铁作坊生产出来的钢铁似乎都比官办的要好上不少吧。”
明代晚期民间使用的瓶炉体形比官炉大,通常情况一日夜可出铁3600斤,最高可日产生铁6000余斤。民间炼铁已使用活塞式鼓风机,结构功能与近代鼓风设备一致。土高炉也有了重大改进,已能把冶铁炉与炒铁炉串联使用。
“唉,确实如此!”孙元化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虽然他不想承认,但这却是铁的事实,官员贪腐成风,往往很多步骤是能省则省,这样能练出好铁才叫怪事呢。
黎安明等孙元化看着那些匠人们操作了一会儿后,便带着他向下一个地方走去。
“这是烧砖?咦,不是青砖,竟然是红色的砖!”来到下一个作坊,孙元化先是打量了一眼,接着便有些惊奇了。
“没错,这的确是红砖,我这工坊区的建造也是使用的红砖。”黎安明点了点头介绍道。
青砖和红砖可以说是亲兄弟,原料工序基本相同,都是用粘土制成砖坯,晾晒后送入砖窑经900度高温烧制的。在烧成高温阶段后熄火,依靠砖窑内外空气流动自然降温,此为风冷工艺,这样出窑后的是红砖。而我国传统的青砖则是在烧成高温阶段的后期将全窑封闭,再在窑顶浇水降温,此为水冷工艺。
青砖质地较致密,硬度和强度高于红砖,耐磨不腐,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的古建筑经上千年仍然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对于黎安明来说不适用。
烧制红砖不是高难度的技术活,黎安明简要给瓷器作坊的匠人们传授了一下窑厂的知识便可以了,毕竟这烧制红砖和烧制陶器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他也把砖窑和瓷窑放在了一个工坊区,这样方便管理。
而且他也不需要能媲美现代红砖的质量,只要足够结实就行了。
孙元化看了一会儿,发现确实要比青砖省时省力不少。
这里黎安明没有多待,只是大概的参观了一会儿后,便带着他们向水力作坊走去。玻璃作坊和水泥作坊便被他略过了,那两个地方太重要,而制作方法又太简单,还是不要让他们参观的好。
来到水力作坊,当孙元化看到里面的景象后,顿时震撼得无以复加。
其实中国古代早就出现了对水力的运用,比较普遍的是桔槔、辘轳、翻车、筒车、戽斗、刮车等提水工具,主要的作用就是输水灌溉农田,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翻车了。
还有就是水能机械,中国古代创造出水碓、水排和水磨等机械工具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不过像黎安明这样用来做工业生产的,确实还没有。
不过就算如此,中国古代对水力的运用,在明朝之前从不落后于西方,甚至超前,但是在满清统治中国后,世界慢慢变化机械时代时,中国对于水力的运用就渐渐落后于西方!
可以这样讲,在没有出现蒸汽机和电力设备之前,大型机械的制造,一直就离不开水力!
水力运用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锻压,锤炼,水力车床和水力木工机床!而这些,在这个水力作坊里都能看到。
其实还有水力纺织机的,只是黎安明暂时还没有拿出来,现在人力本来就不够用,纺织机之类的东西暂时就别拿出来了,反正离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早,有的是时间,再等两年也没有关系。
看了水力锻锤一会儿,孙元化咽了咽口水,一副不可思议的说道:“黎公子,这水泥锻锤至少能让锻造提升三十倍吧?”
“不,是四十多倍,快接近五十倍了。”黎安明笑了笑说道。经过了这半年多的实验,水力锻锤直接让铁匠的工作效率提升四十倍是很轻松的事情,毕竟这种水力锻锤一分钟可以完成数百次的敲击。
孙元化闻言张大着嘴巴定在那儿仔细的观察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在下着实佩服黎公子!”
黎安明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