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天下由来(1/2)
关于第一代神子,齐浩然也不甚清楚,但是从寥寥几笔正史记载,清清楚楚地记录了这位葬窟神子金刚体魄与灵界神识皆具下的种种玄妙神通,搬山移海,摩-弄乾坤,不在话下。但就是这么位天骄人物,最后却从太始大陆彻底消失。
关于此人最后去处,无人得知,仅能从寥寥几笔野史追溯,原来的天下尚不是如今这般模样,分为三十六层天,以及十八冥狱,并称为九重天,每重有三层天,而后九天却被这位神子生生打成了六天,之后这位不嫌事儿大的神子又下冥狱,闹冥府,于是六天又成为了三天,准确的说,是两天,因为剩下的第三天,已经不能称之为天了,而是一片又一片残破的宇宙。
之后又有神人绝地天通,阻隔了太始大陆这方天地与名叫素问天的第二层天,修士不再如原来一般,可以随意进出二天之间,这才有了修士开天门,道教的羽化飞仙,以及佛教的登西天等等。
历史上一位位惊才艳艳的天之骄子,或剑开天门,或“驾鹤升天”,更有一念西天,等等等等,蔚为大观,你绝地天通,阻隔人间,扰我飞升大道,那我便一剑劈开,一脚踢开,一拳轰开,当真是“与天斗其乐无穷”。
传闻中,这位第一神子就是闯入素问天后,至此彻彻底底消失不见。
李清源听完后有些默然,既有心神往之,这位神子闯入素问天之后,是不是就找到了某条“回家”的路?而后就此消失于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
当然,李清源也感到自己的弱小,擒日月,拿乾坤,对目前的他来说,还是太远了。
齐浩然也看出了李清源心头小小的失落,也便放弃了这个话题,转而回归最初,与李清源讲解起第二大境的种种玄妙。
作为过来人,年轻书生说到了龙境那场惊心动魄的大龙入海,自己一节节脊椎骨髓之中好像有那么一条大龙,以伏龙翔天之姿,裹挟风雷之势,直冲天灵。
至此,修士乃知神识,方见识海。
修士初感天地,感受到那片茫茫灵,纳入体内,化为一条灵溪流,便是汇溪境界。自那起,修士便能通过感受这条灵溪流律动,进而达到“巡视”体内四方的目的,更能观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之律动。随之久而能视人身之内,这便是修士的“内视”神通。
之后这股经过升月,点星境界,又蹲踞在人体脊椎之中,化作一条大蛟。
这条大蛟一路扶摇直上,直入灵台之上,与灵台彻底融会贯通,便是大蛟“走江化龙”的过程,灵台便形如龙门,两者沟通后,修士就可通过“内视”神通,通过感知这条灵大龙,进而感受到灵台之上的识海。
跃过龙门,即是一番新天地,说得丁点儿不错。
龙境前后,对于修士来说,是两片天地。
这也是世人又称此境界为“化龙境”的原因,跃过龙门客,方是逍遥仙,便是这个道理。
这其中重中之重,便是要看那条大蛟龙之势有多猛,龙门前那最终一跃,跃起得多高,这直接导致修士初次入了识海,能看到识海多少风景,也更直接关系到之后是否能让识海“鸟语花香”,化成一方小天地,成就灵
海世界,达到传说中的灵界密境。
当然,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便是了,这需要龙境的底子打得有多么厚,才能一跃龙门后,能直接看到一方小天地?
青衫书生将双手拢在袖中,罕见地端正神态后,竟多少有了些教书匠的意韵,他严肃道:“想当年,我就瞧见一条奔流不息不复回的大河,那时候啊,嘿,整个学宫的老头儿都来瞧着看,一个个捶胸顿足的,你是没瞧见他们那副惊若天人的样子哟!”
白衣少年没有搭理他,少年人恰巧抬起头,透过窗户瞧见门窗外,斗转星移,他无端想起自己在葬神窟中那场古怪的梦。
有一指捅破天际。
有神人激昂赴死。
有顽石坠落天际。
之后又有星河点点,有月初生,混沌开,天地成。
与之修行一途何其相像?
齐浩然哈哈大笑起来,咧嘴一笑,浮一大白。
修行大道坦荡荡。
翌日清晨,掌柜的早早安排店小二敲醒一行人的房间。
一身酒气的男子们反而精神奕奕,可能于常人来说,酩酊大醉之后,必须一场大睡大休缓和,可对皆是修行中人的一行人来说,反而不是什么问题,更有助长灵溪流翻腾奔涌的功效。
所以三人虽满身酒气,却红光满面,不受影响。
倒是滴酒未沾的小姑娘,撇着嘴,满脸愁容。
掌柜的给几人准备的早点算不得丰盛,但胜在轻怡爽口,一碗米香粥,一颗茶叶蛋,温暖适宜,入喉入嗓再入腹,端得是舒服极了。
李清源细细品味其中滋味,嘴角带笑瞥向正不亦乐乎的青衫书生。
好像读书人,都喜欢这般调调?
记得那位书童模样的小二,齐浩然七魄之一,就曾给自己端过这般口味的菜品。
李清源在想,自己怎么也得将这几道清凉爽口小菜偷学下来。下次淌水江湖,用得上。
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众人整装待发,一夜休息,疲惫倦意被一扫而空。
瘦削中年人外貌的掌柜的站在门口,一手抚在身旁正大力挥手的小二脑袋上,也笑着挥了挥手,送别众人。
店小二开怀大笑。
因为自己仰慕的那人说了,等以后有空,还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