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无法阻止(1/2)
皇太极压根就没有想到,辽东裁撤边军的动作如此之迅速,要说谭泰和贾吉涵也是非常努力了,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情报网络,想要搅浑辽东这潭水,让裁撤边军的事宜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眼看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惜卢象升很聪明,根本就没有去管那些到处散播的流言,也没有去惩罚那些散播流言的军士,而是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直接从裁撤边军入手,以稳定军士为主,俗话说的好,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人家把握住了要害,自身不出现任何的问题,外力是很难干扰的。
辽东边军的顺利裁撤,以及驻军的强大,令皇太极非常的郁闷,眼看着大清国进攻辽东的希望,化为泡影了,如今的重要职责,就是需要稳定大清国的局势,稳定已经再次占领的广宁、西平堡和义州等地的局势,包括草原的局势,再一次的开始自我集聚力量,随时准备迎接大晋朝廷的进攻。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大清国的勇士占据了广宁、西平堡和义州等地,再次取得了大片的土地,大清国的首都沈阳也有了更加稳固的屏障,但因为占领了广宁,与关内的互市自然也就停止了,商品的供给方面出现了问题,皇太极是无所谓的,朝廷已经采取了大量的手段,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等必须的物资,可下面的百姓就感觉到不方便了,平日里能够随便就购买到的商品,这个时候就不是那么容易买到了。
最为要命的是,大晋朝廷开始在辽东严卡商贸行动了,来往于沈阳和宁远等地的商贾,也开始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不过在这个时候,朝廷在宁远和锦州设立了银行。若是商贾能够将金银珠宝存入到银行里面,同时愿意使用朝廷统一发行的纸币,还是可以暗地里从事商贸交易的,辽东的江宁营将士睁一眼闭一眼,不会严查,但凡是与银行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商贾。包括不主动使用纸币的商贾,几乎不要想着能够离开黑山的范围,从事商贾交易就更加不可能了。
这个秘密,很快在商贾之间传开了。
几乎不用动员,设在宁远和锦州的银行,迅速开始火爆起来了,大量的商贾开始存入金银珠宝,同时开始使用大晋朝廷统一发行的纸币。
说到纸币,这里面也出现了一个插曲。原来发行纸币的时候,朱审烜等人考虑到了,老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故而在设计纸币的时候,面额都不是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户部开始提出来意见了,那就是发行的纸币。面额过于的小了,特别是在码头等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的过程之中。这种弊端就出现了,成堆的纸币流转,商贾也感觉到不方便。
于是在奏报了皇上之后,户部开始发行价值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和一百两银子的纸币,但这些纸币的发行量不是很大,在市面上出现的。主要还是价值一两白银的纸币,至于说那些大面额的纸币,重点还是在大宗商贸交易之中出现。
大量的黄金白银存入到银行里面,诸多的纸币从银行出来,开始在辽东流通。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辽东到处都是纸币了。
其实辽东有十万江宁营将士,这些将士是消费的主力,一旦他们完全开始使用纸币,纸币在辽东的流通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加之从关内来的商贾,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纸币,对于纸币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清楚的,也是非常放心的,最为主要的还是,使用纸币的确非常方便,多种因素结合起来,让辽东迅速与关内一样了。
当大晋朝廷统一发行的纸币传入到辽东之后,皇太极一时间没有在意,反正这些纸币等同于同样数量的银子,也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皇太极甚至亲自收藏了好几张纸币,仔细研究了这些纸币之后,他发现这些纸币的设计非常的精良,还交口称赞。
皇太极不是没有其他的想法,宋朝发行的交子,曾经产生过重大的作用,但发行交子的教训,皇太极也是清楚的,一方面他佩服苏天成的勇气,敢于直接发行纸币,另外一方面,他也以看戏的姿态,关注着事情的发展,他的脑海里面有着固定的认识,大晋朝廷发行纸币,目的肯定是为了吸纳民间的财富,一旦将这些财富盘剥到手了,纸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废纸了。
皇太极的疏忽,对于今后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清国的朝廷里面,汉人官吏还是有一些的,但经过了范文程的事件之后,汉人官吏很少开口发言了,大部分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总结为大清国服务和死心塌地的汉人,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其实统一货币与创办银行,获得的利益都是大晋朝廷的,对于大清国肯定是有着巨大影响的,至少经济命脉被人家抓住了。
满人权贵不会考虑那么细致,明白这里面蹊跷的汉人官吏不会开口,皇太极就在这种氛围之中,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令大清国慢慢开始陷入到深渊里面,逐渐的开始从经济上依赖大晋朝廷。
辽东的局势很快稳定下来了,后金鞑子不发动进攻,朝廷也没有要求卢象升发动进攻。
着急的卢象升,曾经给朝廷上过奏折,认为辽东边军裁撤到位了,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可以对广宁、西平堡和义州等地展开进攻了,争取在年前收回这些地方,当然卢象升的建议,也是建议在秋收之后展开进攻。
卢象升接到朝廷的回复,要求暂时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