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暗流涌动(1/2)
这些天,东厂在山东大肆抓人的消息纷至沓来,使得京师内也变得气氛紧张,牛鬼蛇神都在静待消息,暗自准备。
可接下来的一个消息,让京师转瞬间又变得平静无波。
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到青州府才半个月,七战七捷,斩首数千,迅速评定了民乱,正在班师还朝的路上。
民乱起的快,下去的也快。
地方上闹不起来,京师里的人多少也就明白这件事最后的结局了,自然没有人再敢为那些“乱党”当什么靠山。
刑部尚书李养正府第。
经去年科举大案后,朝廷的东林力量基本被肃清,李养正也是如今六部尚书中,唯一一个曾经与东林党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当然,如今他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着,也是在科举大案发生的过程中及时与东林党撇清关系的原因。
对于听说了唐万丰被抓消息的山东巡抚王惟俭来说,这是他所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无论怎么样,毕竟都局限于地方。
京师中拉帮结派的,要是能拉一个刑部尚书下水,那必然也会有一大群的官员跟着下水。
到了那个时候,事情又要升一个级别。
就算皇帝再强势,也不能把地方和京师一块再清洗一遍,这样做很容易失了人心。
其实王惟俭盘算的很对,真到了那个时候,朱由校的确很难能那么干,一块把京师再杀一遍。
清洗地方是一回事,再清洗一遍朝堂,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地方上无论你怎么抓人、杀人,不过就是既得利益集团换了一批,手动给他们洗洗牌而已。
朝堂上经过上次的科举大案至今,还没有形成两强对立的格局,这次朱由校就是要把温体仁的浙党推上来,在朝廷上和魏忠贤抗衡。
朝廷上的平衡很重要,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朝局就会发生混乱,朝堂上乱起来,就不用提什么管束地方了。
地方官员,大多也是和朝堂各个大佬挂钩的。
所以王惟俭的确抓住了重点,浙党对抗魏党这个新局面不形成,朱由校是不会再轻易动手的。
李养正有个习惯,吃夜宵。
他特别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命府中仆人坐上几碟小菜,一壶美酒,坐在空无一人、满天繁星的院子里,独自享受。
这天也不例外,李养正刚夹了两口小豆放在嘴里嚼着,然后满上一小杯府中佳酿,还没等饮进嘴里,管家便就匆忙跑来。
“老爷,有个人从山东远道而来,说是有大事言说,面见老爷。”
“这个时候从山东来的人,还说是有大事相告…”李养正叨咕一句,美滋滋讲小酒送进嘴里,砸吧道:
“不会有什么好事,不见,免得惹上一身骚。”
管家应了一声,赶紧回去回复。
不消片刻,管家匆忙又跑回来,这次脸上带了几分焦急。
“老爷,那人说他是山东巡抚王惟俭的家仆,要是老爷不见,他就坐在府外不走…”
“可笑!”
李养正怒视这边,冷笑道:
“他不走便不走,我吃我的酒,关我什么事?”
“出去告诉他,就算他在这里坐到天明,老爷我也不见!王惟俭自己趟了浑水,还要来带上我,怎么想的。”
“哼,这事依本老爷看,最好就消停在地方,非要把京师也搞乱,他们这帮人就满意了?”
“告诉仆人,把他给我撵走,出现在门口就撵,撵不走就打,别打死了人就成。”
“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什么意外…”
管家走了,吩咐妥当后走回来侍奉在一边,见酒杯是空的,赶紧上去添满,一边问道:
“老爷,我看这不过就是新盐法抓几个人的事,有这么邪乎吗?”
李养正吃了一口小菜,笑道:
“我告诉你,这还不算是最邪乎的,当今陛下别看才二十出头,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你就瞪大眼仔细看着吧,新盐法推行,谁也阻止不了。”
......
(以下非原文)
小的明白。”
家丁会心一笑,转头走了出去。
......
开封城南迎恩门,无数百姓翘首以盼,朱由桦也在其中。
远远而来一批约十数人的马队,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旌旗遍布,衣甲鲜明,除中间的傅字大纛外,两侧各又打起两面大旗。
左侧:“奉旨总督陕西三边”
右侧:“钦命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傅宗龙马队之后,又有一员大将横戈跃马,身后兵士举起号旗大步而行。
左侧:“总督京营戎政”
右侧:“掌印中军都督府英国公”
京营总督马队之后,才是跟着两千余名京军,两侧京军人人都端着比总督旗号稍低些的旗帜,上都只书一字。
前方走着的,为奋﹑耀﹑练﹑显四武营,中间的是敢﹑果﹑效﹑鼓四勇营,负责殿后的则是立﹑伸﹑扬﹑振四威营。
众京军头戴云翼盔,披挂大红色深甲,脚上踏着黑红色牛皮靴,靴子的一侧,还都插着官制小刀,从头到脚都与地方官兵截然不同。
他们个个雄赳赳气昂昂,手里提着长枪,腰间挎着银光闪闪的战刀,打眼一瞧,正是京军三大营之一的五军营。
五军营,这是一支拥有传奇般战绩的王牌军。
看着这些京军身上的装备和气势,再看看自己的部下,王绍禹第一次感到了羞愧。
逼近的马蹄声在迎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