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此去洛阳(1/2)
听闻天使诏书,刘备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回临淄接受宣召。
第二日,刘备抵达临淄之后,天使就宣读了诏书。
袁隗虽然为百官之首,且录事尚书,但实际上并没有调动三公九卿的权力。
他倒是可以免除州牧,可三公九卿是中央高层,相当于副国级,除了皇帝以外,没人能任免。
所以这份诏书,实际上还是百官趁着董太后生病期间,无人临朝的时候,向袁隗奏请,袁隗便以刘协的名义发布。
听闻自己骤然身居大鸿胪,刘备无忧也无喜。
诚然,以二十九岁的年纪担任九卿这样的国家级要员,确实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如今国势糜烂,从四月份汉孝康帝驾崩到现在十一月,过去了半年时间,天下各地乱象显着。
虽然还未引起如黄巾之乱那样大规模的起义,但也是局势动荡,天下不宁。
而中央朝堂更是一片水深火热,朝政朝令夕改,各方势力相互倾轧,大汉江山从上到下,除了青州以外,居然没有一片稳定的地方。
因此刘备也深知自己进京责任重大,要在朝堂之上站好队伍,多结交正直的朋友,做好权力斗争的准备。
这也算是这五年来宦海浮沉,刘备唯一学到的一点有用的知识。
“大哥,此番入京,颇为凶险。”
等天使走之后,州牧府中厅堂内,陈暮才出声说话。
刘备不解道:“如今洛阳局势已经稳定下来,袁绍已经退兵,还有何凶险之处?”
“额......”
陈暮背着刘备干了不少脏事,这要是跟着曹操,换成曹操知道了,肯定会砍了他。换成刘备知道了,虽然不至于杀他,但影响兄弟情谊,自然不能实话实说,便随意找了个借口道:“朝堂局势波谲云诡,又哪里比得上青州安宁乐土。”
“唉。”
刘备叹了一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只是朝廷诏令,不得不从。何况治大国若烹小鲜,我辈官员,受先皇恩赐,方有今日。此番入京,便是为了辅佐少年天子,伴随左右,赴汤蹈火,以全先皇之恩。”
沮授在一旁点点头道:“正该如此。”
看来老大哥和沮授都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汉庭即将覆灭。
毕竟除了陈暮和阎忠这样脑后有反骨的人以外,现在的人基本都以忠诚为主。
朝廷诏令下达就得听从,除了实在有事可以拒绝以外,就只剩下弃官,因此刘备断然没有拒绝朝堂召他回洛阳的道理。
其实陈暮倒也知道劝老大哥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刘备选择弃官,不然抗拒了朝廷政令还继续当青州牧的话,那跟造反有什么区别?
而且不管是从继续做官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忠于朝廷的方向考虑,刘备都得回一趟洛阳。
因此陈暮笑着道:“我又不是让大哥不回洛阳为陛下效力,只是大哥孤身一人去毕竟不太安全,即便到了朝堂之上,势单力薄,哪是那些当了几十年官的老狐狸的对手,我的意思是我和二哥三哥一起陪你去。”
“对啊大哥,你一个人去了洛阳,留下我们几个兄弟在这里做什么,要去也是大家一起去。”
一旁的张飞鼓噪起来,他早就闲得蛋疼,想要到处走动走动。
“你们也去?”
刘备一头雾水:“朝廷召我入京,你们跟过去做什么。”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当初关张之所以能跟在刘备身边,是因为他们三个人都在济南担任官职。
可如今关羽担任一地太守,刘备为一州州牧,治所虽在临淄,却也得四处巡视,管辖各地地方,哥几个时常不能相聚,公务在身,不得不分开。
而如果刘备回了洛阳,那他们几个更加不可能在一起。
因为朝廷只召了刘备一个人,又没有召关羽张飞陈暮三人。
要是他们跟过去的话,那唯一的可能性就只有一个——弃官。
哥几个好不容易都身居高位,算是飞黄腾达,再陡然弃官变成平民,就算他们三个没意见,刘备自己都过意不去。
“此去洛阳,自是为大哥壮声势。”
陈暮分析道:“如今我与三哥的通缉令已经撤销,再回洛阳,便是平民之身。可我与党人关系素来交好,再入朝堂也并非不能,我等兄弟四人其利断金,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方能为天子排忧解难。若是大哥一人,恐孤木不成林,难以起事。”
“这样吗?”
刘备想了想,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张飞急吼吼地道:“大哥还犹豫什么,你都已经是九卿了,以后我等兄弟追随你入朝为官,一同匡扶汉室才是正道,怎么能分离两地,徒留我等在青州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呢?”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出自《论语》,是无所事事的意思。
别看张飞是个大老粗,但也读过书,只是相比于读书,他更喜欢打架闹事而已。
毕竟法外狂徒张三嘛。
“好吧。”
听到张飞的话,刘备觉得带兄弟几个一起回洛阳好像是这么回事,便点点头:“等回去之后,我就立即举荐你们入朝为官,只是在朝堂为官可不比在地方,洛阳达官贵人无数,翼德切莫莽撞,要小心行事。”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如果真能入朝为官,我必然时刻紧随大哥身边,绝不肆意妄为。”
张飞连忙做出保证。
其实真要说起来,去了洛阳张飞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