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对问(下)(1/2)
时间过得很快,已到金秋九月,秋高其爽。
九月二十一日,是李牧等一行,返回雁门郡的日子。
李牧、司马尚二人来到蓟宫王宫大殿,亲自向燕王康辞行。
在庄重典雅的音乐声中,姬康缓步从王座下来。
亲自把跪在地上的李牧、司马尚两位将军,搀扶起来。
缓声对李牧二人道:“两位将军,寡人不留你二人在蓟都了,尔等此去北疆,担子很重,但寡人深信两位将军的忠勇,雁门、云中两郡之军事,就拜托两位将军了。”
李牧与司马尚二人,一起抱拳躬身对姬康道:
“请王上放心,臣等二人必不负王上所托。”
这几个月内,姬康对于李牧的喜欢,不但是燕国的几位阁相以及朝臣们,都看在了眼里。就是李牧自己,也能深深感觉的到。
姬康对此,没有任何的遮掩。
如果非要让姬康回答,姬康只会说一句话:因为他是李牧。
李牧等一行,是在五月来到蓟都城的。
当时在进入蓟都城前,就接到了姬康的诏令。诏令很简单,让李牧暂时回府与家人团聚,休息三日后,再进宫面见姬康。
在宣诏侍官的陪同下,李牧来到蓟都姬康赏赐给自己的府上。
李府蓟都的院落,相比较柏仁老家的院落,并不算很大。
但是在燕国都城这处院落,价值不知道,要比原先李牧老家的院落高多少倍。
而且府内装修考究,一应俱全。
李牧与母亲李刘氏等家人,见面之后,也都是感慨良多。
过了三天之后,姬康亲自在亲和殿内,接见了李牧。
李牧深深记得当时的场景,并且永远把他烙印在了脑海当中。
姬康见到李牧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这样言道:
“李牧将军,你知道么?寡人深盼你前来蓟都,已经很久了。”
就年轻君王的这一句话,让李牧感动的就想掉下眼泪。
“臣乃北地一微末之将,让王上如此期盼,臣愧不敢当。”李牧回道。
姬康摇了摇头,对李牧道:“将军,你不是微末之将,而是寡人的肱骨之将。”
来到亲和殿墙上的地图旁,姬康对李牧一点也不见外。
指着墙上的这幅天下堪舆图,对李牧道:“将军,寡人欲想结束这数百年的战乱。将军可愿为寡人持刃,征伐四方,让这天下重归一统么?”
李牧抱拳躬身对姬康道:“臣愿意。”
姬康大笑起来,对李牧道:
“将军,我燕国的具体战略,朝堂早有规划,你也会马上知晓,寡人在此不再多说。你也知道,我燕国欲一统天下,这秦国就是我燕国最大的拦路虎,我军该如何伐其秦国?”
李牧做为一名将军,对于墙上的这幅天下图,很是激动。
他也没有任何的做伪,上前两步,看向了自己面前的这幅地图。
看了一会后,李牧用手指着,地图之上秦国都城的咸阳,对姬康道:
“王上,秦国所持着,一则是国力强大;二在于秦国山川之险。李牧自进入到我燕国以来,深知我燕国的国力并不次于秦国,而现在雁门纳入到我燕国疆域之后,秦国的山川之险也不足持。”
“在王上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时期,当时的赵武灵王就曾亲自前往秦国,勘察秦国山川地形,并且详细描绘下来,末将也看过当时描绘之图,并铭记心中。”
姬康有点惊喜,对李牧道:
“难道寡人的外曾祖父赵武灵王,也有过兵伐秦国的打算?”
李牧点了点头,对姬康道:
“是的,王上。当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军力强大。赵武灵王始终认为秦国是赵国的最大威胁,害怕自己去世之后,赵国会被秦国所灭。”
“故此,王上的外曾祖父,扮成前往秦国使者的陪同人员,亲自前往秦国疆内,查看秦国的地理山川,关隘河流,并绘制成图。”
在李牧的讲述下,姬康终于知道了,自己这个外曾祖父的胆略和气魄。
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二百九十八年),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加压力,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相,以便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利益。
楼缓入秦时,赵武灵王假装随从人员,跟在楼缓左右。进入秦地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为攻秦时所用。
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了许多秦国的大臣,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
楼缓劝赵武灵王不可久留秦国,以免被人识破。赵武灵王提出,走之前要亲眼见一见秦王嬴稷和宣太后。
由于此前发生过秦王嬴稷扣留楚怀王事件,各国国君都不信任秦国,不愿意入秦,以免重蹈楚怀王覆辙。楼缓担心秦国对赵武灵王不利,起初说什么也不同意。
但在赵武灵王的一再坚持下,楼缓最终还是被迫答应了。
赵武灵王在国内也很少抛头露面,只是军中之人对他比较熟悉,除了少年时与韩魏两国国王见过面外,赵武灵王绝少与外国元首见面。
即便是赵武灵王自己立的燕昭王,他都由于身在军中而没有特意接见。
此次,赵武灵王要见秦王嬴稷与宣太后也不是一时兴起,他想亲自了解这对母子的为人,以利于以后对秦决策。楼缓与宣太后和秦王嬴稷比较熟识,赵武灵王希望通过这种私人会面可以更多地了解这对母子。
秦王嬴稷和宣太后在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