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选人之难(1/2)
黄立极退出养心殿后,崇祯微皱着眉头坐着御座上,心中暗想:“如黄立极所说,内阁中的几名大学士都受到弹劾,而且也都上了请辞的折本。自己留下黄立极这个首辅是觉得这个人还有一定的能力,那内阁中其他那几个人怎么办?还要不要留?”
崇祯一边想着,一边用手指轻轻的敲着面前的书案,“内阁中那几个人名字,自己都没有什么印象,八成也都不是什么精明强干的能臣。况且王体乾也和自己说过,那几个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留下基本也没什么用。可是要是同意他们的请辞,自己用什么人替换他们?自己虽然有一张根据后世的记忆写的名单,但那名单上有一半是武将。而在另一半的文臣中,不是比较年轻,就是因为抗清或是镇压农民起义才出的名,都不太适合放在内阁之中。唯一一个看上去还算合适的孙承宗,自己还并不打算将他放进内阁,最多也只会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给他加一个大学士的荣誉称号。
要是不同意那几个人的请辞,全部留用呢?似乎也不是很好。虽然在自己的设想中,大明的内阁会慢慢的变成只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都会在军机处办理。但是,现在,内阁却在明朝的那些官员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将阉党掌权时的内阁成员全部留用,必然会给官员们造成自己依旧宠信阉党的印象,这就会给自己对大明朝堂的设想带来影响。在自己的设想中,至少是在最初这几年,大明朝堂应该是东林党,阉党,皇党各占一部分。而且,这几派的官员掌控的权利要差不多,还要让这几派的官员势如水火。之所以要这样,因为自己以后要实施的变革,绝不只是影响一两个官员,而是要触及所有官员的利益的。也只有借着几派官员的不和,相互争权夺利时,才有可能一步步的实行。”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体育老师真是太难了。曾今的历史没记住多少,眼前的现实又不认识什么人。唉,太难了。。。。。。”
崇祯想着想着,王体乾那瘦小干枯的身影慢慢浮现在眼前,“现在,也就这个老太监勉强算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不过,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非让自己将他放进被抄家的那是十几个人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对一旁的徐应元说道:“徐应元,阉党的那个案子,曹化淳他们审的怎么样了?”
“啊?”崇祯突然间的问话让徐应元一愣,他眨了眨细长的眼睛说道:“回皇上,老奴这几天都在皇上的身边。。。。。。要不,老奴去问问?”
崇祯想了想摇摇头说道:“算了,再给他们两天时间吧。”说完,转过头又看到那张记着抄家财物的折子,心中暗想:“看来,抄家是真来钱啊。有了这笔钱,也算有了最初的资本,自己心中的计划也就可以实施了。可是究竟选谁来执行自己的那个计划呢?”
想了半天依旧是毫无头绪,崇祯觉得有些气闷,便站起身对徐应元说道:“给朕更衣,朕想要在宫中走走。”
“是。”徐应元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小太监一通忙活,给崇祯换好了袍服。而后崇祯便带着徐应元和方正化走出了养心殿。
京城的冬季,干燥且寒冷。刚刚从温暖的大殿中走出,一阵寒风迎面吹来,让崇祯不由的打了个冷战。在殿中已经想得有些发昏的头脑,随即清醒了很多。崇祯紧了紧领口的毛皮领子,穿过养心殿南面的养心门,慢慢的走进外侧的永巷。
天上的太阳斜斜的挂着,黄色的琉璃瓦在白花花的光线下泛着一层微光。崇祯一边慢慢的走着一边随意的看着,然而,没过多久,心中又不由自主的开始盘算起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满清第一次进关大约是在崇祯二年。此时,明末农民起义似乎已经开始,不过大规模的爆发好像也是在崇祯二年左右。也就是说大明至少还有一到两年的平静期。在这段时间中,政治上虽然还能再做一些事,但是不宜做的太急,毕竟自己刚刚当政,威望和权利并不太稳。而军事上的任何一个大的动作,都需要大笔财物的投入。现在虽然抄家抄出了一部分钱财,但这些毕竟不能都投入到军队之中。所以,现在在军事上除了能调动几个军官之外,训练一两只小部队外,怕是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崇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寒冷的北风带着他的袍角一下一下的摇动着。
就在崇祯派王承恩建立内账房时,一个挣钱的计划就已在崇祯的脑海中慢慢成型。这个计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需要一个代理人,一切的后续操作都要以这个人的名义来进行。第二层需要一个计划执行人,这个人需要一定的商业头脑。执行人倒还好说,崇祯相信在明末这个商业还算发达的时期一定能找的出来。不过这个代理人就不太好找,首先这个人要好控制,要能切实的执行自己的命令。第二,这个人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要能吓阻一些小人物,不能什么事都让他这个皇帝出面。
崇祯对这个代理人头疼了很久,一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首先崇祯不想在朝中的那些文武官员中挑选,这些人在官场中的牵绊都太深,很难能完全执行他的计划。同样崇祯也不想在那些勋贵中挑选,大明现在的那些勋贵,已经烂到了根上,如果用了他们,说不定那些银子就成了打狗的肉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