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刘关张(1/2)
虎牢关,成睾县军民积极的准备着,大量物资被抬上城关。
民兵们分成不同的组,砍伐树木,制作滚木。把适合的石头台上城关,充当礌石。
普通百姓也自觉不自觉的参与进来,男的跟着民兵搜集木头石头,女的帮着做饭,准备医疗物资。
董卓命家丁把家眷送回西凉老家,自己带着亲兵在虎牢关帮刘协抵御贼兵。
刘协把被褥拿到虎牢关城楼,每天住在城楼上。
春兰、李晶等人先后来劝说,可是刘协坚持住在城楼上,理由就是,只要自己住在城楼上,那么成皋县军民就能拧成一股绳,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抗敌之上。
董卓和李儒倒是没来劝说刘协,只不过二人的看法很不一致。
董卓打心眼里面佩服刘协,心中暗自喜欢。当然这种喜欢,除了对刘协的欣赏以外,恐怕还有董太后的原因。
与董卓不同,李儒看向刘协的方向,眼中充满着复杂。
刘协这一招,不但在成皋县,恐怕在全国上下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那些侠义之士,恐怕很大一部分会归属与刘协麾下,刘协强大了,对董卓的崛起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
刘协强大,对于刘协有战友情谊的董卓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董卓可以借机与董太后拉拢关系,借助刘协的威望,迅速做大。
坏处就是,刘协自身的强大,也给董卓控制刘协造成了困难,今后董卓和刘协之间,免不了会发生争斗,谁胜谁负,也是未知。
李儒这个东汉末年有名的谋士,对未来的预见,远远先与董卓,因此,对刘协的防备之心就自然而然的升起。
几天时间,黄巾军不断派出小部队试探,双方也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斗,只不过在李儒的谋划下,有董卓手下的战将和段刀等人冲锋陷阵,黄巾军胜少败多,成皋县的军民士气高涨。
一场场战斗打下来,民兵们看到士兵每个人领到一笔不错的钱粮,对抗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多人计划着要加入军队。
特别是段刀的骑兵队伍,因为最先出动,砍回来的人头最多,每人三四个,又记首功,奖金翻倍。
仅仅这一战下来,每个士兵的收入是农民几年的收入,当这些士兵把钱粮送回家,乡里百姓眼馋得不得了,大家都谋划着要当兵。
现在机会来了,侯府要招兵了,数额是九百,消息传开,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来报名。
这次刘协要招的是骑兵,因为之前从董卓的逃兵手里收购了一千战马,所以刘协打算招九百骑兵。
招兵的要求,首先是力量,要能拉开一石强弓。
第二是要有骑马的天赋,特别是那些会骑马的,优先考虑。
不过来报名参军的人实在太多,刘协择优录取,很快选出了九百优质兵源。只要给时间训练,他们就能成为优秀士兵。
战争是最好的训练方式,这些民兵原本就学过初步的战斗经验,现在成为正式兵,领取了战马,铠甲兵器,原来的老兵分到各什做什长伍长,负责教授新兵,加上这些新兵也很努力,居然训练半天,就基本上掌握了弓箭要领。
接连几天,黄巾军都没来骚扰,董卓段刀等人一日不停的训练士兵,随时准备迎战。
有董卓这种真正的军人训练,士兵们进步很快,特别是新兵,与老兵已经相差无几了。
正规军这边热火朝天,民兵和自卫队那边也没闲着。
李晶带着庞东,到各乡组织民兵,大的乡组织有三五千民兵,小的乡有二三千人,整个成皋县居然组织了三万民兵,这也是得益于这些年刘协收容流民所致。
董卓的脸皮不是一般的厚,自从知道刘协这里有好吃的,几乎每天每顿都踩着饭点就来了。
这几天没贼兵来攻,董卓带着卫队进山打猎,猎物自然就送到刘协这里,春兰和奶妈每天就弄吃的也忙不过来。
不过董卓倒也没白吃刘协的饭,每顿饭都会给刘协介绍战场上的经验,怎么看敌人的虚实,怎么引诱敌人上钩。
这些都是刘协缺乏的,刘协上一世虽然是军人,但是没上过战场,获得的都是理论知识。而董卓说的,虽然语言有些粗俗,但是却是战场上的临阵变化,正好补充刘协知识的缺陷。
月明星稀,处理了一天公务的刘协,看着眼前完全不同性格的两个人,心中在猜想,这二人怎么走到一起来的。
董卓粗鲁豪爽,言语低俗下流,与贵族的文雅格格不入。李儒温文尔雅,举止规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生。
就是这样两个人,居然做在一起,而且互相扶持,亲密无间,真是怪事。
“······眼看那贼兵一枪刺来,老子以为这一辈子就到头了,没想到来了一个黑蛮子,哇呀呀的冲过来,一矛就将那贼兵挑飞······”
董卓一边吃肉,一边喝酒,一边还口沫横飞的说着不久前广宗之战的经历。
好在汉朝人吃饭,每人独立一张桌几,董卓的口水还溅不到何平的饭菜中,要是前世那种十个八个人坐在一起吃饭,恐怕除了董卓,没人吃得下去了。
“三个人,一个使双剑,一个使青龙偃月刀,一个使蛇矛?”刘协问道。
这是典型的刘关张组合啊,汉末三大军阀,曹操、袁绍、刘备,一个个的出来露脸了,看来这个世道离大乱真的不远了。
“是啊。董候认识他们?”董卓惊奇的抬起头,瞪着大眼睛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