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初唐闲公子》

TXT下书小说网(txtdown.cc)

首页 >> 初唐闲公子 () >> 037章世纪之谜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txtdown.cc/204648/

037章世纪之谜2(2/4)

清时也写了一本书《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同样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易经》和老子的《道德经》说明了天地生成演化的规律,佛家说得更加详尽和明白,这些对于天体物理学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至少指明了研究方向。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说“离心意识参悟”,这些高深的法理是出世间的,是人的思维根本理解不了的,经验科学所不能验证的,所以才显得非常神秘,这是东方神秘主义不为外人理解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说悟道难,开悟难,因为要放下你的世俗聪明和知识。也就是说你完全把你的思想空了之后,你的佛性真如就自然显现出来了,而之前都是被妄想覆盖了。

《六祖坛经》有一个案例:六祖点化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我们的脑袋都在不停地转动,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当你脑筋不动的时候,也不是傻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你还是有觉知的,那一片空明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东方的神秘主义是让你直接把握世界的本源,从世界本质入手,所以才这么难入门;而西方的分析科学是从经验、分析入手,从世界的表象入手,所以才这么浅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去学习西方的那些天体物理、高能物理和量子物理时游刃有余,因为经过中国古代经典熏陶的人,看这些西方的科学,都会觉得那都是小儿科。

有人说西方经验科学永远认识不了宇宙的真理。这句话没有毛病,因为西方科学的分析、观察是用人的眼睛,人的思维,而人的这些工具本身看到的都是假象。佛家说六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被无明包裹住的,所以看到的都是错的,永远也触及不到世界的真实。认识真理的唯一办法就是放下这些颠倒妄想,见闻觉知,心空之后,真理自显。就像一面镜子,垢尽而明现。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量子力学有一个测不准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思维干扰所测对象。那么如何才能测得准,才能看到真相呢?很简单,让你的思维停下来,而这正是佛家的修行方法。

六祖大师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不于境上生心就是技巧,你观察实验的时候,对被观察的对象心不染,也就没有干扰,你就能看到真相。

思维停下来不是懵懂迷糊,不是无记空,不是顽空,这个时候一点灵光不灭,这一点清明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所以东方神秘主义并不神秘,只是因为一般人达不到修炼者的境界而已。而这种修炼有一种要求,就是要放弃你的yù_wàng、执著,把心清空,道体就会显露出来。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佛家的“开悟”非常深奥难懂,很多人不知道里面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开悟就是离开你的执著,就能见到你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见到佛性了。我们的佛性朗照十方,所以叫“大圆镜智”,十方法界都在我们的佛性中显示出来。

我们的佛性被五明覆盖了就是第八识,去掉无明即是佛性。所以玄奘法师作《八识规矩颂》云“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佛有十大称号,其中有一个叫“正遍知”,就是对于一切事物都有正确完整毫无遗漏的认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切东西都在大圆镜智中明了。

有人说了,现代中国人的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很多中国人根本没有学过古典文化,为什么还是这么聪明呢?这里我们就要说说第八识,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智慧之海。一个文明的传承非常重要,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只有震旦文明和犹太文明没有中断,这一点太重要了,这是震旦人如此聪明的原因之一。

荣格心理学提到一个词,集体潜意识:人格或心灵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不同于个体潜意识,它不是个体后天习得,而是先天遗传的;它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所组成,本能与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则是本能内身的潜意识意象。由于人类遗传下来的原型就不需要借助经验的帮助即可使个人的行动在类似的情境下与他的祖先的行动相似,“艺术家的创作如有神助”,就是原始意象起着一部分的作用。

这个集体潜意识说到佛家的第八识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

阿赖耶识为藏识,藏识犹如大海一样,前七识就是波浪,波浪一起,其所缘之境形成识风,风浪互为因果,相续生灭,这就是识海。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

状态提示: 037章世纪之谜2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