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菩提树(2/3)
蕃高原西南,被武陵府直接统管,废除了许多原本交给寺院的苛捐杂税,减轻了牧民许多负担,一时间,频频出面的黄芪被牧民奉为菩萨下凡。在黄芪处理这些的时候,陈天早就和万溪返回了辰漏观闭关,他们在此次大战中都伤了元气。
特别是陈天,冰魄珠那次爆发,几乎耗损了这颗珠子的本源之气,现在急需回辰漏观补充元气,同时也趁它元气亏空,迅速祭炼。
不久,一大批典籍、物资被送回了辰漏观,这是萨迦派珍藏的各种典籍,包括各种修炼功法。
陈天翻了翻,其中感兴趣的是那位印度僧人从天竺带来的许多佛教典籍,其中有一些记载陈天极为感兴趣。
一是这位天竺僧人从天竺来到吐蕃的路线,不是走传统的从天竺北部到吐火罗,再到西域,最后从西域进入吐蕃,绕了一个大圈子。
这位僧人直接翻越皑皑大雪山,最后进入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大峡谷,从峡谷中伴随着一条大江,一路沿江而上,穿越而高原,直接到了吐蕃。
据那位僧人记载,这条路上,与吐蕃的苦寒不同,气候适宜,降雨丰富,沿途景色多变,几疑进入了江南。
而且,沿途不时可以发现灵气充裕的山谷,怀疑这大峡谷是一条灵气充裕的灵脉所在地,只是这位僧人对灵脉的勘探没有建树,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
要不是这位僧人过来后不久,天竺佛教接连被打击,濒临毁灭再也无力探索这条道路,将不知道有多少天竺僧人会从这里进入吐蕃。
陈天对此极感兴趣,这可是一条灵脉,而且看描述,是一条了不得的灵脉,萨迦派也正是凭这条灵脉才人才辈出,在苦寒的高原上,竟然出了三位罗汉,数十位金丹,几乎可以碾压其它派别。
陈天马上给给驻守在拉萨的金丹修士去信,让他们先找出来这个峡谷在哪,然后安排人一起探索。
如果能找到,不但辰漏观得了一处可以供养大量修士的天然灵脉,更可以借此直接沟通西辽,即使大规模的物资流通很困难,但是联系本身就是非常大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根半残的树干,其枝叶尽凋,就是树干也断了一半,只有一半枝干和根茎保存完好。
这是一株元神级灵物,菩提树,是当年天竺佛门的压箱底宝贝之一,也是上次那两位喇嘛能施展出硬抗万溪攻击而毫发无伤的掌上佛国神通的根本。
这是那位天竺僧人在佛门屡次被天竺印度教重创后从印度教的宝库中抢出来的,当时,印度教的修士还未认出这件宝贝,让他捡了个便宜。
这株灵树能助人开悟,特别是佛法方面的修行,大有益处,这也是萨迦派崛起的根本之一,可惜如今被万溪和陈天联手重创。
只是陈天拿着这株灵树却有点头疼,因为长久受佛法熏陶,特别是连佛祖都在菩提树下悟道,因此,这种灵树佛门气息浓郁,如果一般修士在树下悟道,时日一长,难免会萌发向佛之心。
这是陈天在观察体悟这株灵树时,观想图上的玄天上帝传来的一段讯息,陈天知道,这是上帝的提醒。
可是他能怎么办?他也没有好的办法,这玩意又不是法宝,洗炼一番就能消除这种影响。
想了想,他将这株灵树放在一边,等万溪出来后看她有没有什么妥善的办法。
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修炼典籍,其中关于密宗各种手印、心印的修炼让陈天眼界大开,最根本的还是萨迦寺的《琉璃经》,讲究心如菩提树,身如琉璃盘,掌上生佛国,金身永不灭。
这是一部内外兼修,同时还有大威力神通修习之法的佛门典籍,极为了得。
将这些典籍统统收入藏经阁,静待有缘人来翻阅,对此,陈天并不介意少数几个人修习只是不喜欢菩提树这种近乎强制地改换弟子信仰的东西。
放下了这些东西,陈天继续祭炼冰魄珠,补充元气。
又过了大慨10来天,镇守吐蕃的金丹修士王鹏传来法讯,言道找到了那峡谷的起点,伴随着一条大河,越往下,底下灵气越是充裕。
陈天想了想,依旧让万溪带领10位金丹,和吐蕃各派系的金丹修士们过去探查。
所得,灵物按照修士做出的贡献大小分配,修行之地则按照势力瓜分。
这个政策一出来,那些教派们都欢呼雀跃,他们也耳闻萨迦派有这样一处秘境,但具体在哪个地方,他们却一无所知。
如今的辰漏观吃肉,还带他们喝一口汤,他们当然乐意,甚至团结起来对付其他想插手的势力。
他们在雅鲁藏布江源头一直沿河而下,顺着水流逐渐深入大峡谷中。
随着地势的下降,来自天竺的水汽供应,这里从高原苦寒渐渐变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气温适合,植被茂盛,让一众从没见过这种景象的吐蕃其他教派金丹们一片羡慕嫉妒恨。
他们没想到萨迦派竟然找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而且,秘而不宣,如今萨迦派成为过往,他们自然也不气。
陈天并未过多干涉这里的事情,他已经让万溪拿着阴阳五行塔,紧急时刻是可以召唤他帮忙的,至于一般的事物,万溪自己能搞定。
只是嘱咐万溪,沿着江水一直顺流往下,看能否找到天竺,没有的话也勘测清楚周围地形,为将来大规模开发这里做准备。
除此之外,他便不再多插手,反而将注意力投放到了苏越那边,这孩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