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蒸蒸日上好日子(1/2)
姜仪当天下午就回镇上了,带了一麻袋的番薯。
临行前告诉公公,这番薯全部挖了,然后找个干燥的地方挖个窖,挑一半好的出来留做明年的种子。
剩下品相一般的,拿三分二半到镇上去出售,剩下的在村里出售,就买三铜一斤。
此时姜仪在家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步水贵对她这些安排都没什么意见,一一点头答应。
接下来几天,三亩多四亩地的番薯一共挖了九千多斤。
这个产量不但让步水贵,村民甚至别村的人都震惊不已。
这么高产量的农作物从来没见过啊。
而且还那么好吃。
村民自从品尝过后,都对这种软香甜糯的的农作物折服,无论大人小孩都爱吃,要知道这个时代,甜食不多,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而且小吃了个稍微大点的,都说有饱腹感,可以小半天不吃东西。
这样很多农户都心动了,打算明年自己家这么说也要种一些。
步水贵挑了约五千斤出来,仔细放入新挖好,再用火烤了小半天,周围撒上生石灰的地窖中。
剩下的叫陈治大马哥分几次,运了大概三千斤到镇上,其余则在村里售卖。
三铜一斤的价格很亲民了,比糙米还便宜,而且这东西也新奇,口感好,全家都爱吃。
村里甚至邻村的很多人都过来买,一买就是十斤八斤,甚至几十斤的。
短短十余天,千余斤的番薯买光,连很多薯苗叶也一铜一斤卖了许多。
近四亩地产出的六分之一,就卖出了差不多五两银子,这让步水贵欣喜若狂,几乎颠覆了他对农作物的认知。
他也打算明年家里的土都种上。
这段时间,姜仪的收入大大的增加,心里乐开了花。
卖鸡的钱,卖鸭的钱,几千斤番薯也买了十几两,眼看莲藕也差不多可以挖了,鱼也快可以抓了,到时猪也要出栏了。
今年,真是丰收的一年啊,每晚算到自己的小金库又增加了,心里就暖暖的,有种安稳的感觉。
村里和镇上的杂货店都很容易打理,带来一定的收入,螺蛳粉店也稳定下来,带来不菲的利润。
接下来,是关注投资运输行业的时候了。
经过陈治和大马哥去那些路线认真查看后,回来汇报的结果都很不错,不但李家庄和老虎坳可以跑,就连去县城的路也可以增加一条线路。
可是因为人手问题,她打算先开两路,去县城的路太远,就放在背后,等车队建立,几个新员工都培养成老手再说。
想到就要做到。
首先,她让造车的木匠作坊订下两辆车,规格和现在的车一样,容易坏的地方还吩咐加固和改进,这里花了三两半银子。
然后打算买两头牛,听到这个消息的步水贵觉得家里有一头牛就可以了,他家里原本有四头牛,大儿子二儿子各要去一头,所以还有两头,此时把比较力壮的交给姜仪。
这样她就省下了一只牛的钱。
接着她想到要方便管理,便决定在镇口樟树下附近的租了个大院子。
里面的房间收拾好,给招来的员工午休或者过夜,里面有牛栏,方便牛的休息和进食,并让陈治又在外乡人中请了个健硕的妇人,帮忙打理照顾几头年,搞卫生,和帮忙做一餐午餐。
这个大车铺一下就解决了很多问题,比让员工到店里吃好多了。
全部都准备好之后,她面试了几个挑夫,果然都是附近村子中良善人家,知根知底忠厚老实的汉子,于是都招收进来,让大马哥择日开工。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大马哥这段时间真的是痛苦并快乐着。
痛苦是因为太多事要忙了,天天焦头烂额,跑上跑下的。
快乐是觉得自己总算有点出息了,再过几天,自己就是掌管几个人吃饭的人了。
一辈子没读过什么书,没出过远门,乡下里长大的人,现在能在镇上工作,而且能管着几个人,在他自己心中暗暗想来,也算有能耐了。
所以这几天皆面带喜色,干劲十足。
相比于他,同样干劲很足的少年陈治,则要淡定得多。
在姜仪大马哥和陈治三人的努力下,两条路线很顺利的开通了,并得到了沿途村民的纷纷好评,都觉得方便了许多。
过了大半个月,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又多做了两辆车,用来跑县城的路线。
县城比较远,一天只能跑一个来回,所以要两辆车,这条路由陈治这个老手亲自带路,运行也很顺利。
姜仪干脆一次性做了四个车板,买了三头牛,加上年初养的快成年的牛,也一共增加了四头牛。
到了这个时候,车队已经有牛七头,牛车七辆,多余的是用来随时替换或者紧急情况给别人雇佣的。
员工则加上大马哥和陈治,有十五人了。
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够有三十两,纯收入大概在二十两左右,和螺蛳粉店的收入差不多。
转眼,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车队是最忙碌的时候,大马哥虽然负责掌管车队日常工作,但是他不会算账,几乎都是赚了多少钱,直接上缴,等着领工资就行。
所以账目一直是姜仪在做,粉店的收银和账目也是她做,还包括两间杂货铺的,每个月的账目都能让她忙碌好多天。
这天,她正在店里的柜台,结算着十一月的各项营业额时,店外走近来了五六个人。
“店家,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