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女冠 第二章 坤观(2/2)
而建,密林遮掩,道观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道观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只有水路才能看见此地道观观顶,似若仙观乎。白衣坤道环抱儿童,望了一眼还在怀里熟睡的小人儿,白道邻水仰目一瞧观顶。
飞鸟不惊,幽声婉转,坤观很好的融入在了这个自然的悠长之中,不被人知晓。
白道扬眉沉气说:“到了。”
低头再次看了看怀里沉睡的女娃,当下朝着溪流而去,轻步而止,左右顾看,寻了一处高石流水,一跃而上,站定后扶袍盘坐在溪流中能够得到流水的高处的石台。
缓慢打开包裹的袖袍,又将拂尘横在双腿根与腹部之间处,拂尘毛尖轻点溪流之水,如一只雪狐的大尾波动水溪。
白道右手将袖袍团成了一个球,浸泡沾湿,给孩童简单地擦拭了下青脸,单手又撩了一捧清水在手窝,揉搓绣珍小手。
这小手小巧略粗,白道忍不住却多看了一眼,搓揉泛着粉嫩及小的手掌,半晌扶袍而起,跃过溪岸,迈向观处。
眼前此观不比青云大观,无八十尊神像而立,又无二十几间大殿楼台,无千万门徒热闹往来,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尊老子雕像,和一间简殿,清幽得很。
简殿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道装饰精美的间墙,丽画丽人,古色风云,庄严肃穆。
这座道观掩映在几棵苍劲的苍松树下,松柏森森,芳草青青。
“师尊。”
一名坤道叩手示意,看门道长白衣黑领飒爽风范。
白道回礼,也不多说向殿上走去。
登上石阶就来到殿内。
白衣坤师缓步大迈,站定目色望去二位小徒令说:“明清、风月快去拿些被褥来殿,别误了时辰。”
二道不明,却也点头遵命而去。
片刻过后,小道童环抱被褥而来。
白道曲指一伸,向下一指。
小道将被褥放在跪地师傅身旁。
白道双手拇指环扣,左手拇指按右手无名指向腹,右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形成阴阳环抱之势,却还抱着这个女娃。
二徒见到师傅怀中露出的幼小儿童,便也消除了诧异面色。
明清铺起了被褥,环抱状,刚好适合婴女袭睡。
风月道:“师傅这孩子,脸受伤了吗?!”
师傅不答道:“风月去取签来,为师要道占。”
“是师傅!”
“师傅铺好了。”
白道缓缓得将手里的一束拂尘递给了明清,小徒很自然的放到了贡桌支架上。
白道将怀里女童缓缓放入被折之内。
白道起身取来三支香使用油灯点燃,望向尊雕,拜了三拜,左手持香,右手护香,用左手以“中、右、左”的顺序插香,前方香炉,三支香都齐平,香之间相距大约一寸,取谐音以示诚(寸)心。
(壁画形式)
尊像为老子,一阶理石雕琢,雕功精湛,有一米八高,似真人大小,在高台之上,托卷而立,手里举着正是《道德经》真卷,先天地而生,上为神王之宗,下为飞仙之主。
老子以无上智慧书写了这本五千字的《道德经》。
历史上无论是兵家、法家、纵横家,还是武侠击技家、星相卜筮家,都在《道德经》里寻根探源,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根基和行为准则。
道教在这方面走向了极致,把《道德经》奉为圣典,对“道”与“德”的概念范畴从宗教角度加以阐扬,形成了自己的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之上派生、演绎出教理教义,容人容事,因此莲袍老祖才创建了这个坤道派,修建了这座不大的《坤观》。
莲袍老祖生前收有二徒。
说也奇怪,死后又续上一脉。
一脉死于战乱,一脉失踪,剩下这一脉只是后人续上的一只,一直延续至今,一直隐观而居,避于世间,不受战火侵扰。
这脉似乎凭空而出,借观而来,很是奇怪。
据说一夜耀星陨落坠入河水,柔云绕雾而出,另有仙狐周旋,不久出现了个女子,此女白衣姗姗苏衣浮动,白道圣君师祖由此而来。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