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接下来流行什么(1/2)
这之后姜维老师详细给林东峻说了剧本送审的相关事宜。剧本送到电影局进行备案审核之后,一般二十天内,电影局会给审核结果。通过了,则发放《摄制电影许可证》,拿到这个证就可以正式合法开拍电影了。
不通过,打回来继续修改。
如果没有拿到这个证就私自开拍电影,又私自去国外参加影展,情节就比较严重了,这就是搞地下电影了。
这方面第六代导演们经验是很丰富的。
如果不谋求公映,只是个人收藏啥的,那怎么都行。林东峻从没想过要这么做,实在是没这个必要,而且他以后拍的大多数都会是商业电影,要靠票房赚钱的,这要是上映都没法上映,靠卖海外版权收回成本就很困难了。
当然各种作者电影、艺术电影啥的除外,人家投资小,主要靠混各类影展,只要混一个奖杯,靠卖海外版权也能赚钱。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即是剧本审核通过,可以合法拍片了,但是成片之后还要送审,经过内容审查和技术审查,确认影片是否可以最终通过。
通过的话,就可以拿到《公映许可证》,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龙标”,有了这个许可接下来就可以在电影院放映了。
林东峻知道,另一个时空中,03年之后,获取《摄制电影许可证》就不再要求提供剧本进行审核了,只要提交1000字以内的剧情梗概送审就可以了,当然成片之后的审核几乎没变,这都是后话。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影片被打回来之后,导演制片需要按照电影局提供的违规内容进行剪切,这个工作是电影制作方做的,电影局只负责审核,并不剪辑电影。所以,流传的电影局减掉了某些电影片段的说法并不正确,电影局不动剪刀,只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说起这部剧的预算,林东峻开口道:“我目前已经筹集到了一百万的资金,我大致估摸了下,拍完这部剧至少需要两百万,详细的预算到时要找个专业的制片一起做。”
“我听说咱们学校下面的青影厂每年也有部分投拍电影的的预算,不知道能不能申请一部分?”
姜维摸了摸胡须道:“青影厂是有部分预算,不过不是很多,你要想申请,估计得找侯主任了,我估计你最终能拿到的投资不会很多,最多几十万……”
林东峻点了点头,这和他预料的差不多,这个时候,侯柯明不仅是北电导演系副主任,还兼任青影厂的厂长,而且,姜维也知道林东峻和侯柯明是有联系的。
“剧本到时你先放这里,回头我给侯主任送过去,让他看看。明天下午你不是要和王建在这里见面吗?到时一起再谈谈……”
“好,能在青影厂拿到一部分资金也是好的。接下来我会去北影厂找部分资金。老师您知道北影厂今年启动的‘1998―1999青年电影工程’项目吗?”
“咦,你这小子信息真灵通啊,看来真是做了不少准备,你这个剧本不错,递上去拿到投资额的概率还真很大,惟一的缺陷就是你太年轻了,没有以往成绩证明自己……”
姜维感叹了几句,看来林东峻在的工作真不少呢。
说起来,1991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还有23亿元,之后一路滑坡,到了95年,只有95亿,跌破了10亿。去年也将将破了10亿,今年比去年估计好点,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好的原因,《铁达尼克号》。
每年上映的故事片数量也是一年少过一年,从1994年的148部跌到1997年的88部,很多电影人都已近吃不起饭了。
此时的张艺谋、陈凯歌还未转向商业大片,中国电影产业一片迷茫。
这几年真是电影业的寒冬。林东峻知道这种低迷一直要持续到05年,这一年,国内电影总票房才重新回到20亿。
当然国内电影真正的起飞要等到09年之后,这就是后话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是布局影视圈的最好时机,特别是03年上面出台一系列肯定民营资本的政策,民营影视公司大批量出现。
后世21世纪前十年娱乐圈的巨头基本都是在千禧年前后进入圈子的。
在这种背景下,北京电影制片厂启动“1998――1999青年电影工程”,新任厂长韩三评启用了一批年轻导演,试图拯救低迷的电影市场。
林东峻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自己的剧本肯定能过关,而且自己已经争取到了部分拍摄自己,有北电背书,再找北影投资一部分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然,在这之前,他还要成立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家里提供的这一百万既是注册资金,也是新公司成立后参与电影的的首笔投资。
到时候新公司、青影厂、北影厂三家共同出品,发行也交给北影厂,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这个时候的中影公司还不是后世合并八家公司的垄断巨头中影集团。此时电影发行业务并不是一个整体,只有北影、上影这样的大厂子才有资格联系全国各省的发行单位组织电影院拍片、上映什么的。
当然这个时间段已经离八大电影制片厂改制不远了。
不过民营资本进入电影院市场还早呢,这会都是国企厂子的天下。
之后,几人又闲聊了片刻,林东峻也起身告辞,走到门口,姜维老师开玩笑道:“东峻啊,现在电影业不景气,你要是有精力可以多关注一下电视剧行业,这个行业目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