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点拨(1/2)
御座上的桓淇栩瞧见桓儇进来,面露喜色。可桓儇只是朝他颔首一笑,敛衣坐到了他身侧的位置。偏首望向右侧那个空出来的位置,眼露深色。随即又转头望向玉阶下一众朝臣。
众臣作揖,山呼万岁。文武百官依礼入座,分坐两侧。
听着六部长官各自禀报起各部的事务,桓儇唇际浮笑。
“前几日本宫收到秘报。”桓儇扬首意味深长地望着温行俭,“其上说广陵有人贩卖私盐,听说还有不少已经运到了长安售卖。诸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私盐二字入耳,朝臣皆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这贩卖私盐无论历朝历代都是足够抄家株连的死罪,怎么会有人如此糊涂?玉阶上的两人没开口,朝臣便互相议论起来。
户部管天下万民生计,这衣食住行皆在此列中。身为户部尚书的薛文静,往后缩了缩,仿佛是想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可他越往后躲,越感觉那道讥诮的目光如影随形般跟着他。
可等他寻过去的时候,又不见了踪影。一来二去的,薛文静反倒是愈发紧张起来。
“这贩卖私盐虽然罪名甚重,但其中暴利居多。”人群中第一位的温行俭,虚睇眼桓儇,沉声道:“臣以为应当立即派人彻查此事,以安民心。”
温行俭的话落下,那几个依附着温家的朝臣也纷纷附和起来。囔着要朝廷彻查此事,毕竟盐中暴利甚高,处理不好不止百姓遭殃连朝廷也得跟着遭殃。
“温仆射所言和本宫想法一致。这事到底是要查的,只不过本宫觉着还是得先派人摸清这批送进长安的私盐现下在何处。”屈指叩击着书案,桓儇面露惆怅。仿佛是觉得此事十分棘手一样。
太极殿又再度归于沉寂。薛文静皱着眉,仿佛遇见什么棘手的事情。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前方不远处的温行俭。说到底薛家和温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可不敢胡言乱语,惹恼温家。
一脸肃色的桓淇栩抿着唇,时不时看眼桓儇,又转头看向下首的温行俭。面上担忧一重盖过一重。
“朕记得广陵地处江南,以大运河贯通各处。近日漕运情况如何?朕担心这批盐流露长安,会打乱秩序。”
赞许似得点了点头,桓儇舒眉,“是了。既然陛下有意从漕运着手,那么本宫以为何不如让温仆射推个可靠的人来查此事?如今中书省担在本宫肩上,本宫实在分不出神处理此事。”
她语气犹带几分束手无策之感。听得薛文静心惊胆战,趁着朝臣目光都集中在上首时,抬首以袖拭去了额角汗珠。
“臣遵旨。”
私盐在朝会上一事如同投石入水,虽然激起了水花,但是很快就没了踪迹。只是记着它的人却会有很多。
散朝后,桓儇耐不住桓淇栩百般挽留。只好陪着他一块去立政殿批阅奏章,晚些时候再去政事堂处理事务。
“姑姑,裴中书何时回来?”
将一众宫女内侍甩在身后,桓淇栩顾不得何为帝王威仪。一脸欢快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可语气透出来的都是不高兴。
刻意落后桓淇栩一步,听着他的话。桓儇眸光渐深,“淇栩很希望裴中书回来么?”
“当然。”桓淇栩转身一脸疑惑地看着桓儇,皱眉道:“难道姑姑不希望裴中书回来么?你和裴中书是朕的左膀右臂,朝里有你们朕能放心很多。其他人虽然各有各的好,但是皆不如你和裴中书。”
“比如?”
听见桓儇问自己,桓淇栩司法一会拉过她的手,半拖半拽地带她进了一旁的凉亭。如数家珍般同桓儇说着他对朝臣的看法。
偏首扫了眼一众静立于外的侍女,桓儇挑唇。颇具耐心地听着桓淇栩说话,眼中赞许渐重。
“淇栩你很聪明。”桓儇手按在他肩上,满眼温柔,“只是不能因不喜一人而不用他,这并非明君之举。”
“那言官呢?有些话朕不喜欢听,可他们又偏偏喜欢说。偌大一个宫里朕也不知道该同谁说话。”桓淇栩眉毛几乎要攒成一团,目中浮出泪意来。
桓儇闻言,喟然一叹。她看得出来桓淇栩坐在这个位置上并不好受,身上柘黄衣袍成了束缚主他天性的枷锁。只是他既然坐在了明堂上,又如何能避开这些?虚心纳谏,是每个帝王都必须学会的。
挥手示意郑毅带人退远些,桓儇抬眸直视着桓淇栩。沉声开口,“陛下,臣问您《潜夫论·明暗》中:“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局话是什么意思?”
听见桓儇以臣自称,又称他为朕。桓淇栩当下坐直了身体,他明白眼下姑姑是在拿臣子的身份同他说话,他如何也不能轻慢。
“意思说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就会糊涂,分不清是非。”
“本朝太宗皇帝与魏公玄成论过此事。他问玄成公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玄成公答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被软禁饿死;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贵族大臣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看着眉头渐舒展开的桓淇栩,桓儇眼底掠过一丝疼惜。忍不住暗想起来,到底还是个孩子,哪能清楚这么多为君之道。(1:此处出自贞观政要,内容均为原文翻译。)
桓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